他们因不愿加入扬州商会,而成为扬州商会的眼中钉,肉中刺。
扬州商会果断对他们施行了封困之策。
短短几日,大盛茶坊与兴隆布庄便因无法出货,而陷入巨额赔偿,两家掌柜险些倾家荡产,最后只得前去找扬州商会求饶。
大盛茶坊与兴隆布庄的遭遇,很好的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扬州所有的商家都明白了一件事,不加入扬州商会,就是他们的敌人。
虽说加入扬州商会之后,绝大部分资源都会落入各大商行手中,但也好过倾家荡产。
此事发生之时,林渊正在碧水山庄,是以对此事并不清楚。
便是这些情况,还是朱陶对他所说。
而这时,林渊忽然觉得扬州商会的成立,可能就是一个错误。
曾英的本意是想整合商会,让扬州商界迈上更高的台阶,从而带动更多的百姓致富。
可如今看来,扬州商会明显背离了曾英的本意。
反倒成了三十六大商行,用来攫取财富的温床。
商会整合之下,扬州绝佳的资源就会被三十六大商行所瓜分,七十二小商行最多只能跟着喝口汤。
七十二小商行赚不到钱,自然会压榨工匠工钱。
工人们被压榨,无法生存,便只能回乡种地。
为了生存,他们定然会把米粮价格提升。
米价提升,钱财便会贬值。
各大商行为了赚钱更多的钱财,就会对资源握的更紧。
如此以往,势必成为一个死循环。
林渊忽然想起一个词,叫‘泡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