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

重生之噬魂 清尊 2254 字 9个月前

“小华是吗?”陈先生看出孩子的不安,摸摸他的头,和蔼地说,“我儿子比你小两岁,你当大师兄,他当师弟,你们做个伴正好。”

陈邵华怯怯地望着他,迟疑地点点头。

从此,他就跟着师父学琴。

琴是古琴,又名七弦琴,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历史。据说陈先生的师父曾是宫廷乐师,逃难来到南方,路上捡了陈先生,就带在身边,将自己的琴艺授给他。如今陈先生小有名气,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名师表演,费用不菲,阿公觉得这有前途,就推荐陈邵华来当学徒了。

陈先生原先没想着收徒,听阿公这么一提,才想着是时候收个徒弟,把琴艺传承下去。

陈邵华战战兢兢地跟着学了几天,慢慢放下心来,师父平时亲切,只有学习时,特别严格,一有错,便拿出戒尺,在被打了两次手心后,陈邵华更刻苦学习了。弹琴先识琴,将琴的历史读熟透,文言文写的典故背了一个又一个,基础打实,终于能摸琴了。

一年后,师父又收了三个徒弟,陈邵华终于有当大师兄的自觉了,一些基础知识,帮着师父给师弟们巩固,兄友弟恭,其乐融融。

东九日感到时间过得飞快,陈邵华学的知识,似乎也融进了他的灵魂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细水长流般地成了自己的记忆。

学艺有成,陈邵华开始大大小小的表演,在地方渐渐有些名气,别人都敬称他小陈先生。

到了八零年代,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大陆,年轻人再也没有人耐下心来听古典音乐,录音机里天天播放邓丽君的歌,好像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流行歌曲。

陈邵华到了二十六岁,还未成亲,母亲更是耳提面命,可是陈邵华固执地没有听从母亲的话,村里人说了少闲话。由于他年纪大了还未婚,周围的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请他表演的人越来越少。

收入微薄,家中还有两亩地,一到农忙季,弟弟和他总是手忙脚乱。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陈邵华的手是弹琴的,农活干得没有弟弟多,有一次弟弟出意外摔断了腿,田里的事只有陈邵华一个人撑着,几天下来,他差点昏厥。醒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封琴,下海经商。

沉沉浮浮几十年,陈邵华经商有道,赚了钱,家庭条件好了,买房买车。事业有成,周围说闲话的人也少了。偶尔会听到母亲长吁短叹,遗憾他没有娶妻生子,还好弟弟娶了个好媳妇,他们家也有后了。

东九日随着陈邵华,好像也过了一生这么长,看着这个国家从贫困落后到经济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来车往,繁华似锦。

陈邵华人到中年,虽然保养有道,但仍觉得体力跟不上年轻人了。几个师兄弟聚会时,聊各自家业。有两个师弟坚持着琴艺,已是大师级,成艺术家了。身为大师兄的陈邵华,虽然事业有成,弃琴从商,终有缺憾。闲遐之余,想跟师弟们一起搞搞艺术,世事无常,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生命。

东九日感同身受,陈邵华的一生,就像他的一生。

他这时才明白过来,这个叫陈邵华的人竟然是他的前世。他以前忙于训练,立志成为优秀的机甲战士,崇尚科学的未来世界,对鬼神之说向来敬而远之。但现在,东九日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他被异兽袭击,失去意识,而后时光倒流般,来到了这个落后的年代,随着前世的自己过完了“一生”。

这种感觉很微妙,陈邵华的灵魂与他的灵魂融为了一体。

东九日即是陈邵华,陈邵华即是东九日。他们是一个人。

所以,当车子撞来时,那种离世时的那种痛苦刻骨铭心,以及一种深深的遗憾。

死亡的瞬间,他感到身体一轻,发现自己变成了一种游离子,浑沌了一段时间,飘荡在宇宙空间里,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受到一股吸力,他听到了心跳声。

蜷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四肢都不好伸展,又像在水里,偶尔可以翻个身。

过了许久,压力从四面八方传来,他好像被什么排出体外,最后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令他从浑沌中清醒了过来。

他出生了!

这是图书古籍里所说的转世吗?

与在陈邵华身体里一样,这个新生的孩子,他仍然无法主导身体。孩子出生的年份距离陈邵华死亡有八十年了。

他姓唐,父亲是厨师,经营一家饭店。从沾肉味开始,他就爱上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