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渔一边走一边对那太监说:“有劳阁长了。”
年轻太监说:“小郎君叫我李安就好。”
在宫门处孙麟找到老孙,三人上了一辆驴车便往南来。出了保康门便在蔡河边上有一条小巷叫做斜柳巷,进去巷子十几步第二个门,赶车的年轻人敲敲门,从门内出来一个面团团、小眼睛、留着两撇鼠须带着软脚蹼头的汉子。他一见李安便唱了个肥诺:“可是李阁长?小的勾当店宅务杨一得恭候多时。”
李安冲杨一得笑笑说:“这便是贡献祥瑞的孙官人父子。这处宅子便是皇后娘娘赏了他家的。”
杨一得连忙向老孙笑道:“原是孙大官人,小的这是修来的福分能为大官人办事。快请进来,看看可还有什么缺的东西,小的这就置办。”
孙麟进门见这是一处好大的两进院子,前院都是青砖铺地;后院也是青砖黑瓦的正房、厢房,中央地下却是三合土的一块空场,墙边种着一颗核桃树和一棵枣树都有碗口粗细。各个屋里桌椅床榻甚至被褥衣物都是齐备的,显然是一起赐下的。
杨一得不住的问:“可还满意?还缺什么?”老孙已经乐得说不出话来,孙麟只能替他做主:“再不缺什么。陛下慷慨,皇后殿下想得周全。李阁长,请先代我谢过陛下和皇后。过几日我再自己进宫感谢皇后。”
李安指着从进门就跟在身后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和那个车夫对老孙说:“皇后娘娘说你现在也是官身,必然要个伴当。只是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如何寻个可靠的人,便赐了他们两户人家与你使用。”
老孙从来没想过还会有别人伺候自己的一天,不习惯啊,下意识的说:“这就不必了。我家穷人出身,用不惯人。”
李安立刻说:“这是皇后娘娘一片好意,万不可推辞。”
孙麟看后来那汉子还不怎的,那个年轻车夫他刚才就注意到此人动作敏捷,平时低眉顺眼但是眼睛偶尔一露精光,明显的是练家子。因此他猜这两个人就是皇帝派来监视他们的。如果不收这两个人怎么能让皇帝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