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哪会留意这些,摇头道:“不过是上门打秋风的亲戚,又有什么正经事,老太太、太太既然见了她,必不会让她空手回去的……”漫不经心说罢,又小声问贾琮道:“琮哥儿,林姑丈什么时候能醒来?”
贾琮莫名看他一眼,道:“我也不知道,郎中都说不准……你问这个做什么?”
宝玉叹息一声,道:“林妹妹总住在你那边不方便,她又是个细性子,万一无意中受了委屈,也只能夜里默默落泪。”
贾琮呵呵笑着宽慰道:“你放心,哪里会让她受委屈?我那边没几个人,尤大嫂子和秦氏寻常不出来,正经主子除了我便是她,难不成我会给她委屈?再说她白天都在这里,受委屈也是在这边受委屈。”
宝玉闻言面色微微复杂,看着贾琮道:“我要是能和你换换就好了,我住东府,你住这边……”
贾琮:“……”
见他二人小声说话,上面的说话声顿了顿后,就听刘姥姥笑道:“他们兄弟间真是和睦,不比我们乡下,为了一个鸡腿子也能打出狗脑子来……”
听她说的有趣,连黛玉湘云探春等人都绷不住很笑起来。
贾母笑道:“这点倒还不错,琮哥儿念着老爷太太对他的好,所以对宝玉也上心。”
这算是难得一次赞赏了……
刘姥姥信誓旦旦道:“我虽是没见识的老婆子,但绝没看错,两个哥儿都是好的,看不出一点争斗气儿。往日里常听人说,越是高门大族,家里越是没亲情味儿,为了争抢家业打的头破血流,六亲不认。要不怎有一句自古天家无亲情的戏言?府上都是老太太教的好,一点都不闹。”
贾母心里愈发熨帖,面上却谦逊道:“我不过一没用的老废物,外面的大事什么的一点也理会不了,只在内宅里带着孙子孙女度日,唯一点作用,就是让他们兄弟和睦,姊妹相亲。这些年来,倒是没有旁的府第里那些事。还算有些苦劳?”
最后一言,是问王夫人的。
王夫人自然满面堆笑赞了几句,一旁薛姨妈差点笑出声来。
这老太太偏小儿子偏的古往今来少有,小儿媳妇自然夸她公道,难不成还能骂她偏心?
这话若是问问死了的大儿媳妇,能得到一声“好”,那才是了不得的功劳。
不过她面上自不会这般说,附和着同王夫人、刘姥姥一道,将贾母夸出花儿来。
贾母听的心里受用不已,暗自盘算了下,这样的日子多过上几天,估计能和被那孽孙气一回折的寿拉平……
又顽笑了阵,便见王熙凤、李纨领着一众二十来清一色穿着红绫裳青缎裙的丫头,捧着各色食盒并供主子们漱口净手的茶水。
凤姐儿笑着动手,和丫头们利落的将食盒中各色佳肴美味取出,摆放妥当。
又挨个请贾母等人上座,只是众人刚刚落座罢,还未等贾母先动第一筷子,贾琮就见东府护着内宅的李蓉大步从外进来,身后响起一片丫头惊呼声,显然是想阻拦未拦住。
李蓉进堂后,在诸般目光注视下,对贾琮抱拳一礼,大声道:“大人,宫里来人,天子传旨大人即刻进宫!”
贾琮闻言起身,对贾母、王夫人等人一礼罢,转身往外大步行去。
出了荣庆堂,见甬道上前后无人,贾琮轻声问道:“可知出了何事?”
李蓉小声道:“听展鹏说,宫里死了三个太妃,都是自尽,外面已经传开了,说是天子逼死的。”
贾琮:“……”
……
等贾琮与黛玉一道步入荣庆堂时,堂内正笑语盈盈。
这让贾琮微微有些讶异。
他没记错的话,在那位大名鼎鼎的刘姥姥两度入贾府中,第一回,也就是大观园未建成前,她并未见到真佛。
只王熙凤给了二十两银子,打发了账。
直到第二回,才因贾母怜贫惜弱,想寻个上了年纪的外人说说古,才留了下来,有了一系列的趣事。
而第一回来贾家,似乎也比原著记载的迟了许多……
难道来客不是刘姥姥?
“阿弥陀佛!真真是了不得!府上的哥儿姐儿一个赛一个好看!怎这么好看呢,比我们乡下人过年买的年画儿里的人还好看!”
一个身着土布粗衣的黑瘦老妇人坐在软榻旁小杌子上,狠狠瞅了贾琮和黛玉二人两眼后,对贾母恭维道。
贾母呵呵笑了笑,道:“我的小玉儿生的随她娘,长的倒像我年轻时候。”
那老村妪忙赔笑道:“老太太年轻时必然更好看些……这哥儿也极好看,我竟从没见过,这样好看的哥儿!”
贾母呵呵了声,道:“他是生的好……琮哥儿,玉儿,你们见过刘姥姥。”
贾琮欠了欠身,黛玉轻轻一福见礼,那刘姥姥见罢,忙要跪下磕头还礼,被大笑的贾母指着鸳鸯等人赶紧拉住,道:“他们才多大点年纪,老亲家莫要折了他们的福。”
刘姥姥一直躬着身,赔笑道:“原以为进了城就算长了世面,天子脚下。谁知到了府上,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世面。老太太、太太富贵慈善,菩萨一样。哥儿、姐儿们,也都好似天上的神仙仙子一般,哪里是人间人物儿?老婆子这生像儿,实在糟践了府上,不如还是放我去罢。”
说罢,起身就要告退。
又让贾母大笑着拦下,连王夫人、薛姨妈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虽然她们素来听惯了恭维话,但被这样淳朴的老实人恭维,她们仍旧觉得动听。
不过,看着满屋人欢笑中,唯独贾琮面色淡然,诸人不由都担忧起来,莫不是贾琮看不起乡下人?
事到如今,再无人会拿贾琮的母族出身说事了。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英雄不问出身的道理,戏文里见天的唱,她们也懂。
到了贾琮这个地位,当年的母族卑贱,反倒成了一桩美谈。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都是天下青楼女子们口口相传,替他扬出的美名。
她们也都期盼,以后能有一个儿子,文武双全,封侯冠军。
至少,能有这样一个盼头,人生就不是全黑的。
因此,她们都拼命的为贾琮扬名,以证明花魁之子,亦可闻达天下。
所以,如今的贾琮,已经有资格俯视世间绝大多数人了。
贾母提前打预防道:“琮哥儿,姥姥是太太家的亲戚,你不可怠慢了去。”
贾琮淡淡一笑,对已经开始拘束不安起来的刘姥姥道:“姥姥,我天性如此,不够活泼生动,非是倨傲不恭。家里长辈多不喜,姥姥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