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

成大事倒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跟南王相识二十年,亲眼见证了一个强大国家的诞生,为大明子民寻找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带领汉民族走向辉煌是成大事的职责所在。

成大事的进展顺利,来到天津卫的大明文武有超过九成都愿意为“南明”效力,他们表态到时候会联名奏请南王殿下早登大宝,南王如果不同意咱们大明文武会在南王行辕外长跪不起。

大明文武如此急切的支持南王称帝,“南明”文武当然乐见其成,他们也纷纷串联,等殿下到来之时,无论南王是否有意,都要逼他黄袍加身。

三月三日,在“新杭州”作客的大明皇后和皇子终于起程回家,大明官员也恋恋不舍一同踏上归途,这时他们才得知京师危如累卵,陛下已经颁发了勤王令号召各地文官武将带兵入京畿抵挡闯贼。

想不到流寇祸乱如此,大明文武都瞠目结舌,此时巴巴的赶回京师弄不好被包围进去如何是好?

南王在大明的危急时刻不肯袖手旁观,带领十营人马陪大明同皇后同去天津卫,必要之时会登陆跟闯贼血战到底。

心急如焚的两位皇后和几位皇子见南王没有需要他们提出派遣援军的请求就主动带领几万人马陪同他们上路,人人心存感激。

要一起回家的大明文武见有“南明”骄兵悍将同行人人心花怒放。

新婚燕尔的坤新公主得知京师危急吓得多次哭鼻子,还好夫君麾下有精兵强将,还好夫君答应出兵救援大明不设前提,小坤兴才破涕为笑。

黄胜不仅仅亲自提兵赶往天津卫,与此同时在辽东、高丽的军队也立刻往关内调动。

“华夏岛”承担着为征战倭国的东征联军提供后勤保障不抽调住军和乡勇参加中原内战,舟山群岛、海南岛的部队和乡勇不会缺席。

负责在关外追击豪格的祖宽也接到暂停往西北攻击的通知,他由于已经远离边墙,人马已经在贝尔加湖畔,不用回来参与内战。

他指挥一营“战神”骑兵带领索伦人、归顺的正蓝旗建奴和选拔的鞑子一共两万余骑兵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拉网排查,被发现的人类只有两个选择,归顺或者毁灭。

鲁承祖用兵也是多多益善,他知道不能让明军失去管理,知道军队跟流寇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钱粮供给。

失去政府的明军在得不到钱粮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大多数人立刻会变成流寇打家劫舍。

当然要把所有的明军收编并且带上一起行军,哪怕山东明军战斗力和装备不行也没关系。

给他们“南明”一级乡勇待遇,作为随军劳力参与挖战壕、修堡垒、阻断贼兵逃路,免得失去组织又有武力值的明军祸害地方。

做这些只需要体力和纪律基本没有危险的工作明军应该能够胜任,保守估计集结四五万明军和地方青壮应该很轻松。

山东方向,鲁承祖、茅元仪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进兵途中打掉了十几支造反武装,足以确保经过的地方恢复社会秩序。

留下一部分“战神”军人带领老百姓生产自救,尽快完成保甲联防体系正在进行中,不久地方上的乡勇武装就能够自保无虞。

鲁承祖、茅元仪统领的山东这一路人马越聚越多,组成部分有少量留在山东发展的“战神”子弟兵,一万余一级乡勇,六千登莱巡抚抚标营人马。

还有四五万大明山东守备军、卫所军、团练军、衙役、捕快,有三四万被围捕的山贼、流寇也被充当杂役跟随大军挑担、推车、喂马。

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德州地界时人马已经超过十万,鲁承祖和茅元仪甚至认为凭借这一路人马击溃闯贼打到陕西都不在话下。

成大事、何可纲已经带着许多前大明文武在天津卫等候南王。

他们中有松山战败不肯变节的大明宁前兵备道邱民仰、总兵官王廷臣、副将江翥、姚勋、朱文德等文武,还有松山之战带兵溃逃的总兵官王朴、白广恩、唐通以及他们麾下的诸多将领。

原本洪承畴麾下的诸多文官武将时隔三年在天津卫聚首,一时间感慨良多,特别是以为将要死在建奴手中的邱民仰、王廷臣、江翥等等。

饮水思源,大家都念叨南王恩德,接下来如何报答南王救命之恩邱民仰、王廷臣等等都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