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黄袍加身

与任何时期都不同,京师兵临城下貌似危如累卵,而文官武将处之泰然,边军将士鼓噪,衮衮诸公一个个抚须微笑,浑然不以为意。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连崇祯皇帝都处变不惊,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昨天南王的奏疏已经暴露了意图。

王公大臣认为南王反不反无伤大雅,攻打京城也不会造成死伤,因为大家都知道南王进兵不会有像模像样的抵抗,没有抵抗就没有杀戮。

南王宅心仁厚根本不可能肆意屠杀自己的同胞,也不会针对朝廷官员,所以衮衮诸公本着无所谓的态度。

崇祯昨天想通了,他知道反正大明短期内不是南王对手,干脆赌他不谋反,无欲则刚,因此城外边军鼓噪皇帝也不慌张。

不一会儿,守卫广渠门的参将来报,他出城紧急磋商,现在鼓噪的边军情绪稳定,兵丁们众口一词,如果朝廷暂时无法发放饷银和兑现人头赏,让侍读学士黄道周来军中理论。

原来如此,衮衮诸公都明白了边军为何鼓噪,都明白边军鼓噪一定是有人授意,南王目的昭然若揭,人人含笑不语。

大明多次由于闹饷发生兵变,最后虽然被弹压也是伤筋动骨,该给的军饷还得支付。

京师郊外有兵马十数万,闹起来谁有力量弹压?因此唯有安抚一策可行,可是这需要建立在拿得出银子的基础上。

可惜朝廷即便凑出人头赏也无济于事,因为南王可以直接作为军饷或者欠款收下。

理由还冠冕堂皇,不吭声的军队朝廷就死劲儿欺负吗?难道南王的兵就不应该拿到军饷?

因此要解开这个套,除非朝廷能够拿得出七百余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