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准备去马六甲拓土,有可能面对多股敌对势力,说不定还会和西夷进行局部战争,兵力带少了可不行,马六甲远在几千里外。
万一自己的攻击计划有了偏差,形不成压倒之势,短时间可来不了大量援军,带去拓土的老百姓在战事胶着的情况下会被当地土著袭扰甚至屠杀。
大移民是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费心劳力带去的每一个老百姓都要好好爱护,如果出现大量死伤会导致接下来的继续移民受到抵触。
老百姓如果发现离乡背井得到更好的生活如镜花水月,随时面对死亡却是实实在在,当然会失去了海外开拓的热情。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拥有足够武力,尽可能放大余量形成压倒之势。
如果经过计算兵力对比,我方需要出动一万陆军可以击败对手,小心谨慎的黄胜最少会带上三万以防不测。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对每一位战士负责,也是对随军去拓土的老百姓尽心尽职。
因此黄胜暂时不考虑派出大量私兵留守中原地区,这样做属于越俎代庖,更加会招来朝廷忌惮,纯属吃力不讨好自找麻烦。
黄胜交代马跃、郭三喜如何低调经营河南,让他们不遗余力扩充补给点,尽最大可能救出嗷嗷待哺的老百姓。
救出老百姓的多少是衡量他们功绩的唯一标准,斩杀流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做,但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斩首一般流寇所获功劳约等于没有,斩杀有名有姓的流寇头目可以报功。
黄胜知道郭三喜和精选黄家战士的攻击性,要是杀一般流寇也能够算军功,这帮小子有可能天天去寻流寇下手也未可知。
而大部分流寇来自于活不下去的流民,斩杀他们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