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寮城外,广南国军民有三万多在围城,明军不肯跟他们混为一体单独负责东面的防御,很快支起一个个行军帐篷星罗棋布,一道道排水沟纵横交错。
雨一直在下,黄家战士忙忙碌碌根本不管风吹雨打。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检查火药的受潮情况,因为无论包装多么仔细,经过十天在雨天跋山涉水也难免磕磕碰碰导致火药受潮。
火枪手在帐篷里烘干受潮的火药,当然不是用明火烘烤,而是使用火枪手和能工巧匠集思广益特地打制的工具。
那是一个长三尺宽二尺高一尺,用薄白铜板制造的长方形水箱,除了上面,其余五面都有保温层,
水箱里注满开水,火枪手战士们把受潮的火药倒在上面摊开,不时的用木条翻炒,片刻功夫水汽蒸发,一刻时间就能够烘干火药二三斤。
这个水箱上面有注水口,下面有排水的龙头,还可以当行军水箱使用,给战士们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会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烘干火药的帐篷和烧开水的帐篷分开,宁可提开水来给水箱换水也要杜绝在火药堆积的帐篷里出现明火,还是一个目的安全第一,杜绝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黄家私兵采取不怕麻烦,多花时间多浪费燃料的办法每天忙碌不停,得到的结果太好,连战士们的衣服和鞋袜都能够保持干爽,一支支燧发枪被细心的战士们擦得油光铮亮。
黄东海的炮兵都把火炮当儿子疼,火炮都存放在地面被烘干的帐篷里,整个炮身和所有的钢铁零部件都看不到一点点锈蚀的痕迹。
由于要减轻给养物资的总重量,钢铁预制件瞭望塔这一次一个都没有带,工程兵在下寮城东门外五百步搭建的八个瞭望哨都是原木结构。
下寮城有护城河,由于这里是山地,护城河开挖得不宽两丈上下,河岸都是石质,军营里的明军都在帮忙打制壕车、云梯多多益善。
黄家一贯作风宁可用不着也不能不够,所有的战士都学会了不怕麻烦,都知道心思缜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战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