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扫盲运动

防止海啸的石质防护大堤已经完成了最低洼处的工程,以后还会不断延伸,争取做到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海啸灾难。

舟山中中所的千户已经是黄胜的家丁金劲,周强任试千户,他们虽然来上任不到四个月,已经完成了精兵简政,在册的卫所军被裁撤了一大半,每户给水田二十亩。

没有一个兵丁吵闹,一个个乐滋滋服从命令,因为这里不同以往,工作机会太多了,二十亩水田就能够养家糊口。

自己去岱山岛打工少说也会挣到一两银子一个月,这里的千户官还不要份子钱,多好啊,家里的女人都能够去纱厂、织布厂做工,简直嫌家里劳力太少。

留下的三百卫所军也很高兴,他们每月能够拿到保底不折色的军饷一两二钱,每个月还有口粮四斗,他们家里同样有水田二十亩。

但是现役军人的女人待遇完全不同,月钱不比其他妇女少挣,工作却好多了,纱厂、布厂、印染厂里的分拣、包装、质检,大部分都是她们。

如果识字就更加不得了,黄家粮店里的卖婆,馆驿里的杂役拿到的月钱不但多而且不辛苦,如果以后通过考试还可以进入在建的“华夏大钱庄”岱山分号做女帐房,挣到保底月钱一两二钱。

很快岱山岛和舟山岛的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是谁只要能写会算就会多挣月钱。

军人会优先提拔为伍长、小旗官、甚至成为七品官老爷。读书识字可是大明贫下中农的奢望,他们哪里敢痴心妄想。

后来有了一身读书人打扮的先生们开始走家串户,他们广而告之:“黄家有教书先生教大家识字不要钱,不仅如此还送铅笔、书本。”

这些人都是黄家派来开发岱山岛的教师,他们的任务就是扫盲,教会多少人读书识字就是他们的工作成绩,来到他们身边学习的人越多他们的待遇越丰厚。

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很重要,黄家刻意培养体系内老百姓的民族荣誉感、自尊心,挑动对建奴的仇恨,灌输他们忠于黄家的思想认识,歌颂民族英雄。

黄胜不遗余力投入大量钱粮狠抓教育不会吃亏,用不了多久荣辱与共的军民会为了消灭建奴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