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新装填手

于是乎,国朝某些老大运作自己连专科分数线都达不到的子女去清华、北大读书的点子启发了黄胜,其实这些大佬根本不必如此,初中毕业也可以做国朝天大的官。

韩国总统太不幸,比国朝的大佬差多了,闺蜜只不过运作了自己的女儿就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这样的小事就搞得地动山摇。

在国朝这样的事情就是个屁,那一家媒体敢揪住不放?还想不想在照到哪里哪里亮的最民主的国度混了?

黄胜搂着美人给她出主意,让赵蕊在民政体系继续招考四人推荐,让曼度儿也来考试,还是择优录取,如果由赵蕊主持的选拔曼度儿依旧不能获得前四名的排名就只有放弃了。

最后的结果,家主扩招了一倍装填手一共八人,曼度儿以综合成绩第一被人人尊敬的大管家赵蕊隆重推荐。

军队选拔的四个其实都是服役了一年以上的少年,他们分别是觉华岛孤儿云中来,运河纤夫时运转,复州奴隶出身的华武。

还有一个是天启四年底第一批归属黄胜指挥的三十六个明军之一,现在已经是正六品优秀船长于得水的次子于小龙。

他们中有两人已经是从七品军官,到了家主身边反而起点变成了小旗官级别,没有品级。

但是少年郎都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哪怕饷银按照小旗官发放比以前少了一两银子一个月,小旗官的饷银比战士多一两,月饷三两银子,伍长二两五钱。

这八个装填手的起点太高了,黄胜很满意,不但经常安排他们单独做事还经常和他们探讨排兵布阵,也在潜移默化引导他们学会领导艺术,掌握公平原则。

对于曼度儿也不另眼相看,不特意教他什么。但是黄胜经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韧劲十足,处处不甘落后,每一天都在勤练不已。

他不但苦练热兵器还跟着刘国正的亲兵队摸爬滚打学武功,经常缠着那些武术家学一招半式。武术家来到了黄胜身边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招式都被精简了,花拳绣腿全无,出招都是直接毙命。

六月十七日,赵时敏带着跑东洋的船队回到了黄家湾岛,运回了十万石日本大米和十万斤走私的黄铜锭。不是船队装不下,而是没到时候,李国助私港就囤积了这么多。

赵时敏一回来,三个师弟就迫不及待来磕头认大师兄,赵时敏自然勉励他们一番,让他们去基层好好干,多杀建奴争取早日夺回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