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海盗都已经看清楚了高高飘扬的敌船战旗,看到了旗帜上绣的可能是他们认识的唯一汉字“明”,知道了那些船不是同行,而是大明水师,怪不得怎么厉害。
海盗们此时完全相信自己的战船可以逃避后面那一艘大明战船的追击,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和他们个头差不多的战船可以追上自己的朱印船呢。
每一次出海抢劫都在己方的战船追杀来往的武装商船,能够成功抢劫速度那是必须的,倭寇们对于给战船加速也是轻车熟路,连划桨的节奏都相当合理。
‘辽东号’也用足了人力在加速,可能是水手操帆还不如海盗船娴熟的原因,一时间还真追不上。
这也情有可原,海盗船是那些倭寇水手用熟了的,而‘辽东号’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虽然赵时敏挑的都是资深老水手,也要有个磨合期和适应期呢。
两艘船一追一逃始终保持海盗船在二十磅火炮射程之外,貌似两艘船速相近,赵时敏和黄明道郁闷无比,着急没有用,准备好了换班的八十八个战士,继续用望远镜盯着逃遁的海盗船。
半个时辰过去了,辽东号换上了增加动力的第二班八十八个战士,换下的人虽然还有体力,可也都浑身湿透得如同从水里捞上来的样子。
毕竟是八月份,天气还比较热,动力舱在底层甲板下,空间有限,八十八个汉子虽然是用脚在蹬踏也是挥汗如雨,舱内的温度急自然剧上升,战士们当然汗流浃背。
就在这时,赵时敏乐了,他发现海盗船慢了一拍,黄家有几套班子换人增加动力,海盗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半个时辰全力划桨后三十二个海盗水手都渐渐体力不支了。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螺旋桨提前了二百年问世,链条驱动齿轮组的技术,使得八十八人提供的动力大于八百八十人划桨,咱们船大又如何?一样追得上朱印船。
长时间拼人力驱动造成的结果就是辽东号速度不减,敌船越来越慢,马上会更慢,因为王连发带着麾下装填完毕的三门火炮已经够得着敌船了。
他看着海盗船越来越近干脆瞄准了靠近了准备三炮齐发,敌船知道了危险,他们觉得太恐怖了,如此大船怎么会这么快速?
海盗们慌了,所有能够利用的人都去帮着奋力划桨,每个人都累得快吐血。
只是不知道他们如此拼命划桨,还没有接战就人人累得手脚发软,下面如果接舷跳帮作战时他们是不是还能够拿得动武器,还能不能打准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