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以点破面

沈丹青对一款新产品的要求就是:要么足够先进,别人难以模仿,要么将产品质量和外观设计做到极致,别人也难以模仿。比如长胜精工的电动工具,就是这么一类产品,因为质量足够高,别的大企业模仿,即意味着无利可图。

其实还有一类先进产品,国内极端需要,无法自产,那就是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测量仪器。但是这类产品一般都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参与,现阶段可能有些研究单位没有时间和人手。

科学设备和测量仪器,分类比较杂,涉及到许多专业。因此沈丹青不可能样样都知道,于是他就取了个巧,仅仅是下了一道命令,成立一家新的内部股份制企业:长胜精密仪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由属下的研究单位自行去组建和开展研究,他们更专业,知道国内目前缺少哪些科学设备,能做到有的放矢。

各个科研单位任务多,他们会自行去增加新的人手。沈丹青是把他们当作企业一样管理了,他们自负赢亏,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必须寻找赚钱的项目。否则手下的科研人员就没有收入,或者比别的科研单位收入要少一大截。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赚钱多的研究单位不仅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员工的收入水平也比其它研究单位高出一大截。

有些科研单位,没有什么赚钱的项目,所以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几年来人员几乎没有增长,员工的工资收入也要低许多,比如光学研究所。当初组建的时候有二十多个研究人员,现在还是这么多人。不可否认,他们的研究领域比较单一,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当然比不过其它的科研单位。他们目前只是帮其它的产品和设备提供镜头,自己没有专业的产品。

不过他们也知耻而后勇,他们正在打报告申请成立光学仪器厂。专门生产光学测量设备和各种显微镜,望远镜。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长胜投资集团的整体情况就是这样,发展态势还不错,没有停步不前。除了这些专业做产品的企业和单位,还有一家企业,正在默不做声的悄然扩张,那就是长胜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它赚钱的方式比较特别,利在长远,而不在当下。同时,它的利润也是其它企业所无法此拟的,属于投资型高增值项目。

自从去年起帮惠州本地的私营企业改造升级使其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或者产品转型重新涣发了生机以来。惠州市政府甚至是国家就认识到这种新型企业改革方式的优秀,首先就是惠州市政府和他们接触,想要他们帮助惠州本地的一家国营企业进行改造。

惠州尽管经济发达,但也不是全面领先,也有一些技术落后,产品落后的国营企业要靠政府救济。要是以前,肯定是破产倒闭,人员分流,固定资产拍卖了事。以前政府就只有这种办法,国营企业积重难返是众所周知的,哪怕是最牛的专家也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