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个项目组,也要等这次采购的物品。不过他们可以先设计,因为他们没有精度要求。他们主要的难度是怎样把它设计得漂亮,使它具有科技感。外观设计,长胜精工目前走在了国内的前列。最后设计图,都要经过沈丹青审核
。不会有什么差错,只不过要多改几次
。时间就在沈丹青焦急的等待中过去了。经过采购组近半个月的努力,终于采购到回来了。各个项目组迅速的瓜分了这些进口零部件,去进行各自的设计
。
在随后的时间里,沈丹青像蜜蜂采花一样穿梭在三个项目部之间。不时的指点,以免使他们走弯路。他们毕竟是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没有借鉴。沈丹青虽然也没有见过实物,却在腾讯视频见过。起码要比他们强上许多。
在九二年研发精密数控组合机床,并非是痴人说梦。长胜精工的质量管理理念是沈丹青从前世带过来的,目前长胜精工初步完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是世界之最。沈丹青是个完美控,他不容许有丁点瑕疵。
现在长胜精工的短板就是软件,90年代初期,国内才刚刚接触电脑。软件方面的人才缺乏可想而知。他的办法就是用钱砸,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目的达成,损失点钱财是值得的。数控机床也一样,哪怕整个机床90%都是国外部件,起码他有了。所以他才发了狠搞数控组合机床。
凡事就怕认真,长胜精工在沈丹青的笃促下像一匹脱了僵的烈马,一发不可收势。历时尽两个月,终于做出了一台合用的数控机床。可以自豪的说,它足以载入中国工业发展的史册。如果没有沈丹青,或许还要20年。
仅一台肯定不行,那就复制吧!用第一台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复制第二台,难度迅速的下降。第三台四台,因为熟练的原因而更快。直至第十台。在这里要提一下,长胜精工每复制一台,精密度就有了一点点提高。
至于作为假货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运输车就更容易了。它们也仅仅有一个美丽的外壳。
万事俱备,可以拍摄宣传片了,沈丹青这次又玩心发作,想客串一下导演。所以他想请一个初出毛庐的新人导演。听从他的指导。来拍摄这个科幻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