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人叫道:“莫要欺我等外乡人,六七岁的孩童如何赚钱?”
茶博士再次被质疑也不恼,就把孙渔如何作鸟毛玩具,如何教村里人捉兔子,如何编鱼笼,如何卖蚊香,一桩桩说来。他口齿灵便,本是说故事说惯了的,这些事由他说来听得不少人张大了嘴巴。最后茶博士说:“因为这些事,孙家种得偌大的葫芦也不奇怪。都说孙家是福地呢,若是谁买得那大葫芦只怕也能沾一些福气。”
一个靠墙的当地人接口说:“就是他家的狗也不似别家狗,恁的威武,不是见过谁信?这孙家必是有福气的。”
一个穿直裰的客人对穿狐皮裘的客人说:“果真如此,大郎便往那家去一趟,出个几贯钱,伯父的寿礼便有了着落。”
狐皮裘大笑道:“正是,正是。”
茶博士却笑道:“客人不要怪我多嘴。几贯钱只怕不够,今日早上闻听已有人出到八贯钱,人家只是不买呢。”
孙家没想到坊间已经传出了这等神话,正在家里忙着接待来看稀罕的亲朋。现在他家已经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周围村社凡是能瓜葛上关系的都来看看大葫芦到底什么样子。王老先生都停了课专门到他家来,一看到这两个半人高的葫芦就大叫“祥瑞啊!这是祥瑞啊!”说着还差点儿给葫芦跪下。
这叫什么事儿啊。孙渔只好一再向他保证这就是自己按照农书上的法子种出来的,才让老先生平静下来。
两个一米多高金灿灿的大葫芦就被孙渔摆在屋子中央刘氏用柳条编的底座上。每个来看的人都会在惊叹声中把眼睛凑在上面从上到下看一遍。有人想摸摸,孙渔还没说什么赵逄等人就会大叫:“小心些,千万别碰坏了!”
出现大葫芦的消息也引来了一些贼眉鼠眼的人。这些人不光来看葫芦,还在孙渔家前前后后的转悠。不过村里的人都算是受过孙渔的恩惠,这个时候都很上心的维护孙渔家周全,把村里紧紧看住。现在很多人相信孙渔能给这个小村子带来福气呢,可不能出了差错。
来福现在已然成了村里众狗的头领,此时也很懂事地领着几条狗在院子周围转悠,凡是见到不从前门接近院子的陌生人就呲着牙大声吼叫。
来福已经一岁了,身子长成了,目测肩高已经达到了七八十公分,绝对是在当地前所未见的大狗。更兼来福长着虎一样的头颅,粗壮的四肢,直立的双耳和军刀一样的尾巴,往那里一站威风凛凛,心存不轨之徒都要在心里掂量掂量。
更喜人的是来福还机警非常。从昨天开始有人扔肉馒头给来福,可是来福只是嗅嗅根本就不下嘴,反而把馒头叼到门口扔给孙渔。那些心里打歪主意的人没有料到来福这么通人性,偷鸡不成反而打草惊蛇,一时没了办法。
已经有好几拨人出价买葫芦,但是孙渔的打算是利用葫芦制造广告效应,目的还是把那几棵嫁接的果树卖个好价钱。所以孙渔只说三天后在码头的茶馆搞一个拍卖会,若是真心想要,尽可到时到场竞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