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挡箭之类的还是完全没问题的,虽然没韧性,但还是有硬度的,也能做一次防御,只要不遇见重弩,不倒霉的被射中同一个地方,顶多是个皮外伤。
还有就是水泥,水泥现在产出已经有盈余,所以徐林已经开始打算用水泥修路了。
虽然修路这事看起来挺简单的,但要想搞好,还是很麻烦的,尤其是在没有挖掘机、铲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只能是靠人力了。
为此徐林还专门交代了学堂里要挑选出一批人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至少要保证路能用上一段时间。
除了工业建设方面的事,还有就是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不断的招收难民,灵清城里也有六七千人了,这些人基本都是军事化管理,徐林通过威逼利诱的各种方法,灵清城里的百姓已经被拧成一股绳,告别了往日一盘散沙的情况。
军事化的管理,不但能够更方便快捷的管理整个灵清城,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随时将百姓转化为士兵。
虽然徐林现在搞的是军队职业化,尽量将士兵从劳动生产中脱离出来,但现在徐林的军事实力实在太过弱小,所以有一批随时能转化为士兵的百姓还是很重要的。
时间推进,前线战败的消息也开始传播开来了,虽然让徐林忧心敌人的攻势会破坏自己的计划。但也带来了一项让徐林颇为高兴的好事,那就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难民。
对于难民们来说是背井离乡,无处生存,但对徐林来说,这是补充劳动力的好方式啊。
如今灵清城已经开始进入滚雪球一般的发展状态了,要想这个雪球越滚越大,除了时间,还有就是劳动力这个催化剂了。
尤其是煤矿的开采后,除了制造玻璃需要大量的煤,各个高炉、水泥窑子,也开始使用煤作为能源了。
但由于人手有限,一直都是尽量省着用的,是等吴芬的工业区用剩下后才扔给徐林用的,高炉、水泥窑子主要还是以木炭为主。
但东来的难民还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只要再过个十来天,相信这些问题就能彻底解决掉。
……
云州城。
此时的云州城已经落到了殷百光的手上,因此云州城也成了北州军屯兵、屯粮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