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田浩轻蔑的瞥了若尾博司一眼。
在他看来,这位曾经的虫制作同僚,如今混得并不怎么样,创办的动画公司只能接外包上色的粗活,属于动画界产业链最底层。再加上当年的一些恩恩怨怨,所以让冈田浩忍不住过来嘲讽了几句。
冈田浩又看向秦汉:“秦汉老师,您画漫画的才能的确让人惊叹,不过眼光不怎么样。与shaft合作,可弄不出来什么优秀的动画。还是趁早抽身吧,免得弄出一部垃圾作品,到时候坏了自己的名声。”
“谢谢忠告,不过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需要别人教。冈田先生还是先顾好自己吧。”秦汉说道。
“好吧,希望你别后悔。我们东映还是期待与您的合作。”冈田浩呵呵一笑,扬长而去。
这时候,憋了好久的梅津泰臣,才问道:“丸山桑,这个冈田浩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讨厌?”
丸山正雄叹了口气:“都是以前结下的恩怨。”
冈田浩为人喜浮夸吹牛,却不怎么做实事,当年还在虫制作的时候,很多人就看不惯他的做派,私下里称冈田浩为‘披着东瀛皮的印度人’。
冈田浩与若尾博司与丸山正雄等人,当时结下的还只是个人恩怨。不过虫制作破产后,这种不合就渐渐激化了。
导火索,来自宫崎骏和手冢治虫两尊东瀛动漫界的大神。
宫崎骏也曾在虫制作工作过,他和手冢治虫的矛盾,主要源自社会立场与理念之争。
前世,宫崎骏是坚定的左派,sh主义者,还当过公会书记,非常注重劳工利益。
当年手冢治虫为了在电视上推广动画,大幅压缩制作成本。这样做,虽然繁荣了动画产业,让看动画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娱乐。但这种繁荣只肥了商人资本家,而一线动画制作员工,却被压榨得很惨。
到了21世纪,动画业底层员工薪水低下,只够勉强糊口,而工作强度又特别大的状况,愈演愈烈。这也导致了东瀛动画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也没有多少新鲜血液补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疾呼:都是手冢当年的错,业界药丸。
把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乱象都归咎于手冢治虫,显然不公平。就算漫画之神再怎么伟大,最终决定一个行业走向的,还是资本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