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波斯、党项、契丹、新罗、高丽、南诏、突厥等附属国,纷纷以附属国的身份,请求朝廷支持秦相的改革,给他们这些番邦蛮夷更多宿卫的机会,给他们往来大唐腹地更大的自由权限。
这特么全都是商人的地盘。事到如今,秦浩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在将关陇旧贵族推到自己对立面的同时,将大唐的新兴势力,拉拢到了自己的麾下。
满朝文武都明白,这是秦浩二十年的底蕴,爆发了。李世民晚年这个安排,本来也是有意让长孙无忌与秦浩相互制衡,整个关中都是你长孙无忌的门生故吏,难道秦浩就没有点属于我的真本事么?真以为人家是靠着天子宠幸一步登天的幸臣么?
事儿到了这个地步,长孙无忌等人知道,倒秦是不可能的了,莫说李承乾本来就没这意思,就是有,他现在也不敢了,这就是秦浩的厉害之处,当年他诱反侯君集,身体倍棒的李世民都不敢轻易动他,就是因为如此。
又过了大半个月,见秦浩屁事儿没有,依然每天在政事堂里拿着两分草诏叨逼叨的烦那些宰相们,山东和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族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七月一号,东都县令、登州刺史、孟州刺史、许州刺史、兖州刺史、亳州刺史、青州刺史、联名上书,声援秦浩。
七月三号,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洛州、磁州、邢州、赵州、冀州、沧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幽州刺史,声援秦浩。
七月七号,兴元府、兴州、凤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商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刺史声援秦浩。
这还只是长江以北的刺史。
而长江以南,尤其是扬州周边,这块青帮的大本营,旧门阀世家的根据地,根本就不以州为单位上书。
七月十一号,整个淮南道所有刺史联名上书。
七月十九号,整个山南道、江南道联名上书。
七月二十一号。剑南道、岭南道连名上书。
李承乾吓的孝都不守了,叫来长孙无忌和秦浩,也不管哪个是他舅哪个是他哥们了,指着鼻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昭陵,魏徵的墓前。
也是巧,今天秦浩来的时候,魏叔玉正好在这。
“你来了?”
“师兄。”
“给我爹上一炷香吧。”
秦浩点点头,跪下安安静静地上了香,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
魏徵临死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中书省,生怕未来天子不喜纳谏,会给这个部门削权,千叮咛万嘱咐的希望秦浩能帮他看着。
结果,却是秦浩亲手把这个衙门给废了。
任何的解释都是苍白的,他直到真正做到了这个位置,才知道了什么叫有进无退,面对长孙无忌的咄咄逼人,他除了这一招之外,真的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
好半天,秦浩才起来,对着魏叔玉道:“师兄,对不起。”
魏叔玉摇摇头道:“朝政上的事,我不懂,我爹说得对,我就是个书生,你有什么话也用不着跟我说,跟我爹说就是,我爹收你做弟子,其实这么多年也没帮衬你什么,你能有今天,还是靠的你自己,所以你也不用有什么愧疚,想做什么就做吧,如今你想做什么,已经没几个人能阻止得了了,我爹已经死了,更阻止不了。”
“师兄,家里过的还好么?可有什么需要?”
魏叔玉摇头道:“家里有田有产,我还有爵位,衣食无忧,没人敢惹,想干嘛就干嘛,不劳秦相费心了,我还要给父亲丁忧,不送了,告辞。”
秦浩尴尬地张了张嘴,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走了。
人家的意思很清楚,那点香火情,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