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宰相门前

“有劳,有劳。”

说着,堂堂一州司马,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钞来,硬塞到了这门房手里,好像人家收了钱,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一样。

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看来果然是不假,这让秦浩不禁感慨,同样是宰相,怎么这房玄龄和魏徵的差距就这么大呢?他那门口别说排队了,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个送礼的,除了管的事情不一样之外,恐怕也跟师娘动不动就把东西往外撇有关吧。

看来回去以后自己也得培训一下门房了,好歹以后自己也是宰相了不是。

见前面那人走了,秦浩拎着自己的礼物往他面前一放,道:“这位小哥请了,新任命的中书侍郎秦浩,有点事想见房相,麻烦您通报一下。”

那门房一听是秦浩来了,连忙客客气气地行礼,苦笑道:“原来是荣国公,您要来,派下人递个帖子约个时间便是,怎么还让您亲自过来了,倒是小的怠慢了。”

“本不想打扰房相清闲的,恰巧有点要事,还挺紧急,麻烦你通报一下。”

“好的,您稍坐,阿二,给荣国公泡一杯热茶。”

“客气了。”

房相的门房自然不会小了,大概八十平米左右,清一色的红木家具,虽然坐着别扭但至少看上去气派,自然也不会只有一个门房,不一会便给他冲了杯茶,各种招呼都很有礼数。

秦浩也暗暗观察仔细揣摩,学习人家家的门房是怎么接人待物的,以后自己当了宰相,就算火爆不到这份上想来怎么也不会跟自己师父似的,这门房的位置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趁机偷偷师。

不一会,却是房遗爱亲自出来迎接,把秦浩给请进了客厅,道:“荣国公您稍后,家父很快就来。”

“有劳了”

难怪秦浩耍赖,二品大都护,这官实在是太特么大了,又隐隐有涉及到国本之争的意思,虽然最后拿主意的是李世民,但中书省的草诏举足轻重,谁敢瞎拍这个板。

可没想到,秦浩耍赖,岑文本比他耍的更赖,赖在他们家客厅说什么都不走了,就算秦浩借口腰子疼回了屋,也没哪个下人真敢帮他送客,就这么从早上一直赖到了中午,秦浩还得管他一顿饭。

吃完饭,岑文本抹了抹嘴道:“早听说荣国公家里的厨子比御厨也不差多少,今日一尝,果然是名不虚传呀。”

秦浩一想,总不能管他晚饭啊?于是只得再次把他请到了客厅,郁闷地道:“岑侍郎,你是我亲哥哥呀,不是兄弟不仗义,你说我刚上任,就让我参与这么大的事,您这不是用火烤我呢么。”

“荣国公您是真金,自然不怕火炼,倒是我这种笔杆子,实在是不抗烧,再说您跟太子向来又都是以兄弟相称的,此事还是您拿主意比较合适。”

“不拿,谁爱拿谁拿,要不就等等呗,等圣上下了指示咱们再草诏,也就不用怕得罪人了。”

“圣人下了指示再草诏,咱这是中书省啊,还是翰林院呀,再说魏相是什么人,你肯定比我清楚,万一圣人的意见被他驳回来,圣人丢了面子,到时候倒霉的不还是咱们?”

“不管,那就你来草,我后面跟着签名。”

“我来干啥来了呀。”

“我管你干啥来呢,你不草咱就拖着,拖到圣人亲自下指示。”

于是俩人在他们家客厅聊了一个多时辰,愣是一直在说车轱辘话,没有半点实质进展,聊的俩人都烦了。

到了这个时候,秦浩才明白,为啥房玄龄罢个相这么难了,李世民想削他一个宰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罢相这种招都使出来了,可依然是屁用没有,实在是这种事情,除了他没人敢拿主意呀,这可是开国之初,大佬遍地走,寻常文官谁能镇得住场?

中书省这边如此,尚书省那边其实也一样,看每次开会的时候,房玄龄一组织,下面就安安静静听讲,让干啥干啥,轮到长孙无忌的时候,下面总是有窃窃私语不认真听讲,李世民把他恨不得都捧上天了都没用,都是战功赫赫的牛人,真不太看得起他这种关系户,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想把长孙无忌捧成左仆射,长孙皇后死活不让,真以为是这皇后谦逊么?

直到他在吏部尚书的位子上干了十几年,多少有了些门生故吏,这才勉为其难的当了个右仆射,这还得以房玄龄为主,这要是换个资历再差一点的,那帮人都敢在开会的时候打牌。你能想象类似于岑文本这样的书生,指挥李勣这样的名将干活的场景么?反正秦浩是想象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