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渊盖苏文,则跟大唐的租界搭上了线,三角贸易之中会有一部分商人在新罗租界分流,将新罗所需要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给他,他则需要搜刮境内的高丽参、宝石、红玉、和貂皮等物。
不到一年时间,渊盖苏文就为了帮大唐搜刮这些东西牢牢贴上了走狗的标签,一点都没领新朝廷免除税赋的恩德,起义军死灰复燃,渊盖苏文为了打仗只能进一步搜刮来弄钱,甚至命令扶余人家家户户都要养貂,貂这玩意吃肉,比人还难伺候呢,以至于反抗更加激烈,恶性循环。
两天左右的时间,这条复杂的贸易线终于算是商量好了,大唐赚了大便宜,但三国也谈不上吃亏,确实也是互通有无了,雨露均沾了不少的好处。
至此,秦浩终于图穷匕见了。
“三位,咱们这么大的贸易量,没有一个通用的货币来交易的话肯定不行,我大唐的通用券结算方便易于携带,还能在我大唐的钱庄中进行存储业务,这将大大的提高我们贸易的效率啊是不是?新罗的金城已经有大唐的钱庄了,但要我说,这么大的交易量一个钱庄哪够啊,得多开,除了租界以外再开他个十家八家的,新高丽也是一样,各大主要城市都要开,没问题吧。”
大牛老老实实的点头,而渊盖苏文却一脸纠结。
钱庄,通用券,又是这东西,高句丽当年那么强盛的国力,就是因为这东西垮掉的,这要是答应的话叛徒走狗的名声算是一千年都洗不清了,可是不答应?呵呵,分分钟他的心朝廷就能被秦浩给挤兑垮了,他在扶余人中现如今已经是众叛亲离,哪还离得了大唐呢。
渊盖苏文苦笑了一声,几个月前自己领着部队打游击,搞得薛万彻这样的大将都焦头烂额,那是何等的风光,跟秦浩谈判的时候差点要了他的命,可是现在呢?
呵呵,一步错,步步错,他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平等的跟秦浩对话,如今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已经被牢牢的吃死,再也没法回头了。
这俩货必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秦浩担心的主要是推古天皇这边,好在东瀛果然是世界第一好狗腿,居然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对整个大唐来说,所有给他朝贡的小国里,倭国最奇葩。
因为其他国家朝贡天可汗,是想要得到天可汗的保护,同时也是真怕天可汗揍他们,只有倭国不同,原本历史上的航海技术毕竟不够发达,倭国和大唐中间隔着海呢,连出使都有很大的几率碰上海难,大唐对他们的约束力基本等于零。
可倭国朝贡却是最积极的,年年都派遣唐使不说,还请回了大量的中土和尚传教,一切朝唐看,乖的跟孙子似的。
可不得不佩服的是,七世纪的倭国通过学习唐朝,实现了自己内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飞跃,甚至有人说真正的倭国文化就是从学习唐朝以后才开始的,一下子就从一个弱小贫瘠战乱连连的小国,变成了整个亚洲的老二。
这个国家千年以来似乎秉持的观点一直就是向世界老大学习,争当世界老二。
秦浩并不是个愤青,虽然从本心来说他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民族,恨不得全都杀光才好,但站在历史的大潮上,以大唐的角度来说,此时的倭国确确实实是一个极为难得可贵的朋友,文明殖民么。
于是想了想之后,秦浩几乎完全答应了推古天皇的请求,想学白银冶炼?可以啊,造冶金厂的钱你们自己出,工人全部用倭国人还不给工资。
想学造海船的技术?也可以啊,大食顾问都可以派过去,秦浩索性口头上答应将目前唐朝最大的造船厂,扬州造船厂搬过去,派两百个左右的大匠够不够,不过要用你们倭国的木头和你们倭国的人力资源,算你们入股。
这样一来,大唐造船的成本可就下降太多了,原本要几十万贯一艘的海船,可能十几万贯就差不多搞定了。
至于倭国学会了造船会不会对大唐在东亚的海上霸权造成威胁,秦浩并不怎么担心,海船这玩意造价实在太高太高,就算倭国全国都勒紧裤腰带去造,又能造的了多少,再说了,如今秦小昊来了,这孩子上辈子可是玩过船模的,由他画设计图的话三年之内就能把技术上领先十几个世纪的盖伦船研制出来。
推古天皇见秦浩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老太太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表示其他任何的条件东瀛一定尽力配合,虽说短期来看这么帮大唐造船国家经济肯定会困难一点,但推古天皇相信,长期来看这笔买卖倭国一定是赚的。
一旁的大牛小心翼翼地说了句:那个。。。。大哥,我老婆在我来之前也想让我问问您,新罗能不能也建一个船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