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该问的都问完了,李世民拍拍秦浩的肩膀,温和地说道:“辛苦了,此战,你虽无披坚持锐的杀敌之功,但朕知道,能打成这样,大半都是你的功劳,说你是此战首功也不为过。”
“圣上过誉了,臣愧疚,实不敢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我大唐也算后继有人了,起来吧,带朕上船。”
“是”
接下来的大半天,秦浩一直在忙活着将李世民的大军从鸭绿江的这头运到那头,因为秦浩这么长时间不间断的骚扰,高句丽也认识到在鸭绿江上修防御工事根本就不可能。
无奈之下,高句丽已经放弃了这道天险,在离江数十里的山谷之中建设城关。
如此一来,本来山水想连的绝好地势自然而然的打了个很大的折扣,虽然还是很难功,但起码唐军已经可以从容的展开了。
李世民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秦浩的船,此次征战中海军强大的作用也给算是给他开了一窍,上上下下抚摸着船身,就好像在摸一个妩媚的妃子一样。
“此真乃是大唐之重器啊!”
秦浩自然笑着谦虚了几句,李世民却又道:“等朝廷的财政宽裕一些,朝廷也拨下来一点款项,你这水师最少还要再翻一倍,日后我大唐打仗的日子还多着呢,离不开你这国之重器。”
“多谢圣上厚爱。”
“不过朕听说你的人水上虽然堪称无敌,但上了陆连普通的高句丽守军都打不过,平白错过了许多战机,这怎么能行呢,此战之后朕他们再派一个将军,不求攻城略地,我大唐的将士起码这野战不能输于人。”
秦浩心中一禀,却只有满面笑容的先答应着。
这其中,未尝就没有分权的意思,看来李世民已经意识到,秦浩的权利,有些过大了。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当秦浩说服黑齿将军在葛岭城下飙演技的时候,辽东地区已经组建了汉人义勇军了。
这些新组建的汉人军团中,甚至不乏有上个月刚刚被唐军打散的,刚刚放下兵刃的高句丽老兵。
这些老兵用来攻城未必有什么用,但起码不用大唐再费心治安之类的琐碎事情了,李世民可调用的兵力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而大唐在辽东的民族政策也随着这个现状发生了根本改变,有点类似于蒙元,将半岛百姓分成了四等了。
第一等当然就是唐人了,这些唐人日后主要生活在租界里,走出去见官大三级,甚至出现了扶余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小木牌。
第二等,便是原本的那些汉人了,这些汉人能做官,能跟唐人做生意,可以自由出入租界在唐人的地盘混饭吃。
第三等则是这片土地上的那些少数民族人了,比如渤海人,羯人,契丹人之类的。
而扶余人么,则完全成为了被剥削的对象。
这样做虽然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民族融合,但胜在简单粗暴,短期之内见效最快,只是后期拨乱反正的工作量简直大得吓人,偏偏秦浩还是个心软的,总觉得这里头有他的一份罪孽,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始终未这事儿操碎了心。
理所当然的,安市城在李世民下定决心之后一个冲锋就给拿下了,城破当天高惠贞站在城头对唐军破口大骂,然后自刎殉国,被李世民下令厚葬。
而新城也终于弹尽粮绝,再打下去就只有吃人了,高延寿又不是张巡,所以领着一匹敢死队冲着薛万彻严密的军阵来了次自杀式的惨烈冲锋,便再也没有出来了。
而那些新城的余部,则全部向薛万彻投了降,可怜的黑国王薛万彻终于算是解放了,麾下将士们金城溜达一圈,连只耗子都没找着,瞅着其他友军一大袋一大袋的通用券往身上背,别提多眼红了。
与此同时,牛进达也终于在百济攻破了居拔城,将国王宰相之类的统统一股脑的押给了李世民,百济国算是暂时覆灭了。
本来,百济散落各地的军队还有两万多人,且还有一阵子要打的,可因为秦浩跟黑齿已经暗通曲款,那些零零散散的军队最后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全都集中到了他的手上,并劝解部下放弃向牛进达寻仇的打算,只对着北边的新罗军队死怼,还把牛进达北上过汉江打高句丽的路线给让了出来。
总之,牛进达已经准备就绪了,随时可以北上开辟第二战场,消息传到李世民那的时候自然又是一阵龙颜大悦。
现在,摆在李世民前面的只剩下白岩、后黄、横山、磨米等几个小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