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片焦土

这地势之险,远胜辽河那条人造长城百倍,若高句丽一开始便决定放弃鸭绿江以西土地,将举国的人力物力修建的长城修在这,累死唐军也不知几年时间能攻得下来的。

可惜没有如果,以高句丽现在的国力,再修一条长城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多建几个箭楼罢了。

高健武也是个狠人,长城被破了之后,很快便意识到,鸭绿江以西必然不保,虽然那还有零零星星的几十万大军,但打仗就是这样,你野战不敢争雄,就只能分兵固守,早晚会逐个击破,这就跟明朝时一旦大同破了就只能琢磨守燕京是一个道理。

“大哥,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在山顶上修箭楼,看这架势,怕是不下五百座以上,咱怎么办,上么?”

“上个屁,看来圣人他们打的很猛啊,看这长白山的布置,这是要玩命啊,听我的,山上的箭楼不去管,先把两岸的工事给我烧了。”

现在,鸭绿江以西的高句丽守军,无形中他们的任务已经从退敌变成阻敌了,争取时间以让他们可以重整全国兵马,并在鸭绿江防线上做好准备。

李世民绕过新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如此,当然,更多的还是将士们被这满地的通用券给刺激的。

李世民这回可不敢让他们敞开了抢了,保守估计整个高句丽境内的通用券已经多达八千多万贯了,这么些通用券抢回大唐,大唐也受不了啊。

于是那些将士们抢的通用券,只有三成可以装兜带走,剩下的则全部上缴朝廷,算上手续费其实到他们手里的也就两成左右,也就跟牛进达他们的情况差不多,虽不能暴富,但表现勇猛点的话把退休金打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也因此,唐军打的那叫一个积极,本来,他们作为进攻的一方应该是握成一个拳头重点出击逐个击破的,但将士们不干啊,在几千万贯的通用券面前,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有点压不住了。

这不,除了围困新城的薛万彻部和白岩城一带的李世民中军以外,几十万唐军哗啦一下子散的哪都是,除了几个大城绕过去之外,整个鸭绿江以西已经是一片焦土了。

此时,秦浩还不知道自己又莫名其妙地被李世民给夸了,而且还是记了一大功,他正为了接下去干嘛而发愁呢。

水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了,现在高句丽和百济连一条舢板都别想下水,他们这水军要是光负责运送补给,是不是有点显得咱太怂了。

于是秦浩打开地图,瞅着一个个沿岸的骚扰目标,怎么也下定不了决心去哪,这货是只想欺负人,一点风险都不乐意担。

裴行俭犹豫道:“要不,咱请示一下圣人?听说圣人已经到了。”

秦浩马上摆手拒绝,人家李世民打仗是从全局考虑的,跟本就不在意战损比,好不容易借着茫茫大海的阻隔让自己可以自由行动,难道还要自己找罪受么?鬼知道李世民会让他打哪,万一让他从石城登陆直接去打平壤,他到底是干是不干?

其实他本来是打算去辽河给李勣去喊666的,结果没想到人家居然这么猛,直接把长城都给破了,这突如其来的暴击让整个鸭绿江以西的战局彻底乱了套了,高句丽一方防守的节奏被完全打破,这对大唐当然是好事,可秦浩却有点不敢蹚这趟浑水了。

最后,秦浩还是力排众议,既没有去沙卑城也没有去平壤一带,而是选择去鸭绿江溜达一圈。

为啥?因为不用上岸啊,就是这么怂,就是这么无耻,溜达一圈最坏的结果也能打击他们气势,何乐而不为。

这倒还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前线的战事实在是太顺利了,秦浩琢磨着,那条鸭绿江防线,未必就打不过去,万一过去了呢?

自己去耀武扬威,时不时的骚扰骚扰,要是能拖慢他们构建防线的速度,那不也是大功一件么。

整个高句丽基本上就三条防线,一条是辽河长城防线,第二条是鸭绿江长白山防线,第三条便是他们王城一代的平壤防线了。

而这其中,平壤附近全是平原,除了一条大同江之外完全无险可守,可以说,只要鸭绿江破了,高句丽就离灭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