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好活了,于是这生意自然而然地交到了本次大比的第一名,来自登州本地的堂主白头鹰手上,羡慕的其他人眼珠子都绿了。
可是羡慕也没用,规矩就是这么定的,强的吃肉弱的吃屎,虽然这白头鹰能赢,更多还是因为运气,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么。
受此刺激,秦浩发现这帮兔崽子们第二天训练的更加起劲了。
大牛和孙二倒也颇有微词,觉得这种好事不带上他们多少有些胳膊肘朝外,被秦浩一人一脚给踹跑了,军中的事最重要的就是个章程,甭管多扯淡的规矩,立下了就不能变,哪怕是所有人都不服气的歪理那也是理。
好在这白头鹰也算是会做人,当天晚上殷勤地请了所有的堂主一块吃饭,并大方地放弃了国内的许多一流的货源和航线,这才免了挨闷棍的倒霉命运。
等众堂主都喝嗨了,人也散了,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女人找到了他。
“张姑娘,这大晚上的你不在城里待着,跑水师大营来找我,是有何要事啊。”
张月身穿一大大的斗篷,却依然还是行了个礼,道:“自那夜侯爷与小女子长谈过后,小女子已经许久未睡得着觉了,今夜实在忍受不住,偷偷跑出来想向侯爷求一答案。”
“什么答案?”
“为何如房相如此英雄了得的人物,却对房夫人如此惧内?”
“这答案不是明摆着的么?因为房相爱他夫人啊。”
“情报战,绝不仅仅是获取情报或是特种作战这么简单的,更多的是如何迷惑对手,一份假情报的价值,有时候甚至要远超一份真情报的价值,搞情报,你就得收起你那套君子的处世哲学,做到无所不用其极。”
“你将我大唐军队的集结情况写的如此清楚,高句丽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来我军的人数规模和进攻时间,这对他们来说难道是没有用的么?
好在现在亡羊补牢还不算太晚,完全可以故布疑阵,比如,让他们以为我们七月进攻,而事实上我们九月去打他们,试想一下,高句丽人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提起十二分的精神紧张兮兮地准备迎敌了,结果咱们却雷声大雨点小,等到了八月,他们会不会神经松弛?到了九月割麦子的时候他们会不会疏于防范?”
“比如这里,如果我们多写一些高句丽犯下的累累恶行,比如我们长辈的尸骸还在他们的大王城下被肆意凌辱之类的,是不是可以增加我们此战的正义性并激发将士们的爱国热情?”
…………
一整天的时间,秦浩都在教马周如何利用报纸,既能忽悠本国民众,顺便给他们进行爱国教育,又能迷惑敌人,让敌人无法从报纸中判断唐军的虚实真假。
而马周呢,倒也真的是在虚心学习,虽然对秦浩的有些观点不以为然,但起码学的还算认真。
“总结一下,报纸上宣传的要素有三,第一是夸大我军的集结数量,增加民众对此战的自信心的同时也给高句丽他们以巨大的心里压力,第二,让他们错判咱们的进攻时间,同时派小股部队不断在辽河一带骚扰,如此也能做个样子给咱们自己的百姓看,第三,让他们轻视青帮的水师,重点只在长城一线防御。”
马周听完之后叹气道:“下官似乎懂了,之前一直以为这仗怎么打是将军们的事情,如今看来,是下官的格局低了一些,您刚才说的这些其实不是不懂,只是以为并不归下官去考虑,下官想的是做好自己的事,而侯爷想的却是怎么赢下这一仗,或许,这便是下官只能做郎中而侯爷可以做观察使的原因吧。”
额。。。。。你似乎是误会了什么,好吧,这不重要。
马周却一鞠躬到底,道:“多谢侯爷解惑,今日听侯爷一席之言,下官受益匪浅,也知晓了侯爷的用心,但侯爷刚才说长孙冲比下官更适合做风言衙门的郎中,下官心中还是颇为不服的,下官这就回京面见圣人,长孙冲乃圣人之驸马,宰执之嫡子,就莫要沾染这等阴暗之事了,下官出身卑贱,本就是烂泥中爬上来的,倒也不在意再回去,正好如今下官明面上卸了郎中,暗地里反而更方便做事情了,告辞。”
说着,马周居然转身就走,秦浩连留他吃个晚饭都留不住,想来也是个倔脾气,非得连夜回长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