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必须派越王去扬州,身为扬州大都督,那边都翻天了你怎么能还躲在京城呢,至少李泰不会像魏徵一样不近人情不是,再说了一个小朋友总比魏徵好糊弄些。
于是乎,都不用魏徵开口说话,群臣们纷纷提议,魏相身份重要公务繁忙,御史台离不开他云云,这是个很好的机会适合历练王子什么的。
魏徵微笑着退回了回去,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到了这一步,就看圣人的选择了。
李世民也头疼不已,魏徵这套组合拳打的实在是太好了,先用秦浩为突破口,溅了满朝文武一身屎,弄得他还非派人去扬州不可了,似乎他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一条是魏徵去,另一条就是青雀去。
魏徵?别逗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李二比谁都明白,真要是派了魏徵过去,不说别人了,光李家那些王爷就能跟这货打起来,再说京中事物繁忙确实也不太好离开他。
此时此刻,他是多么想有个解心宽的小可爱蹦出来提议一个第三人选啊,可是等了半天愣是一个都没有,群臣要么就干脆不吱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么就开始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的分析派李泰去扬州的必要性了,一个能为他解忧的都没有。
其实也不怪群臣,实在是能派的人太少了,李孝恭或许算一个,但如今他自己屁股最脏,除此之外就连李世民一时都想不出来还有谁,房玄龄?长孙无忌?且不说他们自己愿不愿意,在这个杜如晦刚死的节骨眼上他还真离不开这俩人。
于是最终,李世民只得无奈地道:“玄成责任重大,乃朕之肱骨,不可轻易离京,还是青雀去吧,他也大了,是时候历练历练了。”
其实秦浩本来没打算玩这么大的,如果不是李泰身边那些所谓的少年‘俊杰’胡乱坑,他有信心用很小的手段就能达到目的,比如在扬州弄个祥瑞什么的,再由李泰请旨过去,可能性其实并不小,可如今这么一搞,他自己多少就有些玩不太转了,这才不得已请来了自己的师父帮忙。
当然,像魏徵这样的正人君子轻易是不会乱用手中的权利谋私的,但谁让他是个坚定的太子党呢,在他看来伦理纲常那是比天还大的东西,李泰去扬州于国有大利,也就同意了自己这得意弟子的胡闹,毕竟,那些御史们参的东西并不算什么捕风捉影。
李世民头疼啊,这个秦浩实在是太能折腾了,不就是让你建几艘海船么,怎么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满朝文武中的绝大部分都在扬州那边插了一脚,多多少少的也有那么点以权谋私的事,如果是往常,这点小过他眼一睁一闭也就过去了,可偏偏这次这么大规模的爆发,而且御史台还把矛头全部对准秦浩,倒是让他这稀泥有些和不下去了。
眼看着后边还有御史要出来参,李世民赶紧止住,开口道:“玄成啊,朕算是听出来了,秦郎中因为青帮的事,在扬州确实有些小过,你身为御史大夫,又是贞恒的老师,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理为好?”
便见魏徵站出来气定神闲地道:“回圣上,正所谓国法不容私情,秦浩虽然是臣的弟子,但既然犯了国法,自当一视同仁,臣以为,应当割除其风言郎中之官职,贬为庶人,流放扬州。”
嗯。。。。。嗯?
这真是。。。。好‘公正’的处罚啊,就连李世民一时间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了。
对正常的朝廷官员来说,革职简直就跟要了半条命似的,何况是如此年轻,如此前途无量的‘天授秀才’了,可是秦浩是一般人么?人家是青帮帮主啊,虽然青帮并入朝廷体系是早晚的事,但现在这不是还没并呢么,也就是说,人家那个青帮暂时还只是个民间组织,管不着人家。
这特么,傻子都看出来青帮以后的动作了,秦浩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身兼两个职位,为了建这个海军,等青帮正式并入朝廷体系以后风言衙门肯定是要换人的,现在给他革职简直相当于提前给他放假了。
至于流放扬州?神特么流放啊!那边那么大的工程难道他不需要出差的么?这跟没罚有个蛋的区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