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里的鱼樱,吃饱喝足后,已有小丫鬟回梨花院拿了一套干爽的衣裙来,画黛护着小主子在丛林深处换好衣裙,又送小主子去学堂里坐着,这才回了梨花院。
永鱼侯府有规矩,为防止丫鬟小厮扰乱学堂,进学期间一律不许有奴仆跟着。是以,丫鬟们只负责接送主子,中途却不必一直候着。
其实,这条规定并不是永鱼侯府的传统,而是慕容女先生来了府上之后,才新有的。
说起这慕容女先生,也是个脾性古板之人。祖上三代都是村里的私塾先生,各个古板傲气,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本是传男不传女的,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主义,可到了慕容女先生两三岁时,偏偏三代单传的父亲,为了救大火中的一个贵人,而命丧黄泉。
爷爷这才不得已,将慕容家学尽数传授给了孙女。
按理说,永鱼侯府这样的勋贵之家,也不是慕容女先生这般的贫寒子弟能踏入的。可偏偏当年大火中的那位贵人,就是侯爷本人,眼见爷孙两个在村子里过得越来越艰难,自然得帮衬一把,这才有了慕容女先生进府教课的事。
因着慕容女先生打小自力更生长大的,鄙视那些个娇生惯养的小姐,连喝口茶穿个衣都要奴婢伺候,认为这是丧失女子美德的错误行径,是以进府教学没多久,便提了个“自力更生”的口号。
这口号新鲜,本就对慕容女先生敬着几分的侯爷,立马便同意了。从此,永鱼侯府的学堂里再也看不见一群群等候传唤的丫鬟、小厮了,无论是公子哥还是姑娘,进了学堂就得自己照顾自己了。
鱼樱挎着鼓鼓的书囊,进入学堂落座时,慕容女先生还没来。
府里的姑娘少,自然学生也少,加上鱼樱自己,统共才四个。分别是鱼樱、鱼聆和二房的顾鱼嬗、顾鱼珠。
鱼聆不爱念书,三婶也无意培养出个女学究,是以其余三人都到了,鱼聆人影还不知在哪呢。
为了这迟到的问题,鱼樱和鱼聆可没少挨罚,却总也不长记性,屡屡犯错,是以慕容女先生很不喜欢鱼樱和鱼聆。说起来,慕容女先生最喜欢的学生是二房的顾鱼珠,乖乖巧巧,功课上又最上进,无论何时点她背书,总能流利地脱口而出。
“怎么,顾鱼聆还没到?”半刻钟后,慕容女先生抱着《弟子规》踏入教室,她年岁本不大,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可穿着打扮实在很有些乡土气息,总一身棕色衣裙,裹得年纪都偏大了七八岁,看上去竟有了三十的老态。
“顾鱼樱,四日前才提醒的你俩,绝对不许再迟到了,这才过了几日,就又老毛病再次犯了?”慕容女先生双眸射出严厉的光,毫不客气地落在鱼樱头上,劈头盖脸一顿数落。
原本坐在书桌前,乖乖背着书的鱼樱,一下子懵了。
二姐姐迟到,是她的错么?
鱼樱茫然地看向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