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没有?这次谜语大赛的冠军可是锦缎三匹啊,那可以值整整四十五两银子,可以买十五头耕牛啊。”明初的耕牛大概在三两银子一头,一匹锦缎在西北大概就值十五两银子,因此区区三匹锦缎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r
“谁说不是呢?王上真是慷慨啊,没有忘记咱们为打回鹘军出的力。”\r
“是啊,是啊。我家那娃子从小就聪明,这次我一定要参加,给我拿个冠军回来,从此就不用担心穷了。”\r
“听说第二天、第三天的奖励更加丰富,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奖励几百亩地啊?”\r
“瞧把你美得,就算是奖励几百亩地,你也得能赢回了再说,不多说了,我得回去和我家的那位老婆子练习猜谜语去了。”\r
敦煌的百姓议论纷纷,这几天都在谈论着谜语大赛的事情,甚至一些附近的郊县百姓都听说了,都在家里苦练猜谜技术,等着到时候能独占鳌头,赢取巨额奖励。\r
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十三日,这一天,四个烤鸭店门前都聚满了人,人声非常嘈杂,都在等着今天晚上的赛事。朱楧穿了便服,在侍卫的保护之下,坐在一家烤鸭店里的高级包厢里,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很是满意地边喝茶边微笑。\r
人群都在关注着比赛的事,再加上朱楧为了增加神秘感,将烤鸭店的招牌用红布包起来了,因此没有人知道这么大的一栋楼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r
“当!”地一声金锣声传来,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比赛开始的信号。\r
果然,一位伙计模样的人扯着嗓子大喊道:“诸位乡邻,想必诸位已经听说了,我们的王上殿下为了答谢诸位对大战回鹘所出的力,特地举办此次活动,设置巨额奖励,普天同庆!”\r
“好!好!王上千岁!王上千岁!”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高呼声,虽然赢得彩头的几率很小,但这件事重在一乐,人人都感觉自己的王上可谓是别出心裁,想出了这种方式来答谢民众。\r
朱楧看到这一幕,心头更是一乐,嘴角挂起了明显的笑容,宣传的作用真是不可忽视啊,一件好东西,被人黑多了,也会变成坏东西,一件不怎么样的东西,被人吹的多了,也会变成很好的东西。\r
这件事又给了他一个灵感,即将来一定要掌握住舆论,这可是把无形的刀啊,属于杀人不见血,做了婊子还能立牌坊的存在。明朝末年东林党人就是掌握了天下舆论,搞得皇帝十分被动,只要做的事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会立即被打成反派,所以想收的税也收不上来。\r
东林党人能控制住天下的舆论并不奇怪,因为明朝识字的人不多,还不到人口的百分之五,那些读书识字有功名的人又以江南地区最多,所以这些人就和江南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勾结起来,利用他们手里巨大的金钱资源,开办书院、诗社这类组织,奋力的挥动笔杆子,抹黑一切侵犯他们的利益的人。\r
后来这群人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因为家里的钱太多了还没花完,舍不得死。成了修《明史》的主力,又掌握了打扮历史这个小姑娘的权力,于是他们高大伟岸的形象就被树立了起来。而打击过他们的天启和魏忠贤则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个成了最昏庸无能的木匠皇帝,一个成了史上第一权奸。\r
真是比婊子还要恶心的一群存在,还是崇祯说的好:人人可杀!\r
朱楧想要掌握住国家的舆论并不是什么难事,首先他的权力很大,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更没有人敢于抹黑他。其次,他已经开始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用不了几年,肃国的人都会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人人都可以读写自己的观点,不会在被少数的读书人掌控。\r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再创立官方报纸,就可以将国王的意志传达给每一个肃国人民,而不会被中间的那群大臣们抹黑。这个官方报纸的控制权,必须时刻掌握在皇帝手中,决不能让大臣插手。\r
就在朱楧坐在包间里畅想未来的时候,底下的谜语大赛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淘汰制,答不上来的就淘汰,回答上来的就晋级,一直比赛到最后一轮。\r
“诸位乡邻,现在比赛就要进行最后一轮了。台上的选手就只剩下了他们二位,接下来的比赛规则是抢答制度,一共十一道题,谁能率先答对六道谁就是胜出者。”大嗓门的伙计扯着嗓子大叫道,他这个人很会调动现场的气氛,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就将现场所有人的气氛都调动了起来。\r
现场的群众纷纷扯着嗓子大叫着,简直就是群情激奋,大喊道:“快开始啊,废什么话?”又是最终决赛、又是抢答,还有巨额奖励,气氛简直不要太紧张啊,台下的观众都已经急不可耐了,就算之前的失败者也纷纷叫嚷着开始比赛,好一睹高手过招的盛况,也算自己没有白来。\r
然后,熟悉综艺节目书友都可以猜的到,接下来就是广告时间。果然,那位大嗓门的伙计立即用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叫嚷的人群不要激动,然后再扯着嗓子大喊道:“诸位乡邻不要急,现在比赛进行了这么多轮,选手们也要休息一下。咱们先停赛一刻钟,大家也休息一下,如果有需要瓜子茶水的乡邻,就去跟堂下的店小二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