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最无畏的人

风花醉 少穿的内裤 3154 字 9个月前

正月十五上元节,这可是个好日子呢,乱哄哄的汴梁城好不容易有了安稳的迹象,这一夜已经恢复了点往日繁华,为了提振民心,赵桓亲自去大相国寺听禅。大约戌时末,赵桓和柴可言回到宫中,紧接着内侍太监梁永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他鼻尖带着汗水,气喘吁吁的,就好像刚刚跑过远路似的。梁永倒霉得很呢,一接到前方军报,就急匆匆的跑去大相国寺,可人到了听说赵桓回宫了,又马不停蹄的往回跑,可把梁永这两条腿折腾的够呛。

“官家,前方刘大帅送来急报,请你尽快批阅”递上军报,梁永乖巧的站到一边去了,一份军报,两个人看,本来赵桓的脸上还带着点喜色的,毕竟上元节嘛,大好的日子,还能哭丧着脸?赵桓注定要悲剧的,因为看了两眼,那双眼睛差点没瞪出来,身子一晃,几欲晕倒,好一会儿,铁青着脸大骂道,“曹吉林,这个蠢货,好好地阳武城不守,非得跑出去,丢了阳武城,大罪也,朕朕要定他全家之罪。”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赵桓一下子就恨上曹吉林了,连带着连曹吉林的家人也恨上了。柴可言却一直蹙着眉头没有说话,等着赵桓骂完了,将那封军报往桌案上一拍,冷笑道,“哼,赵官家,你还是稍安勿躁吧,你以为曹吉林真的那么不堪么?要是没有将令,他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敢领兵出城追击女真蛮子?”

柴可言颇感无奈,就赵桓这样的人还想着问鼎天下呢,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刘光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军报是刘光世写的,谁知道有多少可信度呢?至少柴可言并不信军报上所写的,曹吉林那个人也做过调查,算得上一员骁将了,经历的战事不少了,他会连基本的军事常识不知道么?为将者,无将令不轻动,既然动了,那必然是有军令在,现在能给阳武城下命令的除了汴梁城里的赵官家和前线大帅刘光世,还有第三个人么?刘光世果然奸猾,他这是光明正大的扯谎啊,出了事把所有罪责推到一个死人头上。

赵桓有些愚钝,但还不至于没有思考能力,经柴可言点醒后,立刻明白了过来,他重新捡起那封军报,满满的双手打起了哆嗦,“刘光世,实在欺人太甚,不可饶恕。”

看着赵桓不断放狠话,柴可言依旧是一副清冷的模样,“行了,发够威风了么?你难道还能治刘光世的罪不成,莫要忘了,之后对付女真人,可还要靠刘光世呢,再说了,你这皇帝到底有多大权力,自己不知道么?如果你还想当好这个官家,就要留着刘光世,不光不定他罪,还得不断拉拢他。”

柴可言冷冷的盯着赵桓,语气里多有嘲讽,又带着些命令的味道,赵桓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他咬着牙,好半天后,一屁股坐在椅子里,泄气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赵桓非常不爽,他的心都快气炸了,明知道刘光世撒谎,却又不能将他怎么样,这感觉太窝囊了。现在才发现,他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说句话还没柴可言管用呢。赵桓心中不忿,柴可言不会管,要是赵桓能心平气和,冷静面对了,那也就不是赵桓了。

“很简单,现在事情已成定局,为了顾全大局,刘光世说什么就是什么,既然曹吉林已经死了,那所有的罪名就让他一个人担待着点吧。另外,曹家人也要好生应对下,这样吧,免去曹家人科举之权,曹家人迁广南路,世世代代得不得入朝为官。”

“好”赵桓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不光不治刘光世的罪,还得讨好他,这皇帝当的。当然柴可言也不可能这么忍气吞声的,刘光世要用,还要重用,可不能不敲打他一下,否则刘光世还以为大宋朝就他刘某人一个人了呢。第二日,朝廷文书就送到了黄河南岸,文书中义正言辞的骂曹吉林乃国之蛀虫,并勉励刘光世不可灰心,还将刘显宁和茂德帝姬的婚事加了进去,对此,刘光世心知肚明,赵桓是在拉拢人心呢,心中明了,自然是感激涕零。当然,除了这份不错的文书,还有一封让刘光世气到骂娘的文书,朝廷竟然封没有免去童贯枢密使的职位,还下令任命童贯为京畿路观察使兼任封丘指挥使,必须拱卫好黄河一线。

不追求童贯,这也是柴可言经过多次思考后得出的,现在童贯就是落毛的凤凰,过街的老鼠,他虽然是赵佶心腹看,可那是以前了,因为两次北边兵败,赵佶可是恨透了童贯。准确的说,要不是因为童贯败得稀里哗啦,女真人也不可能轻松南下,他赵某人更不用因为女真人的压力,主动禅位了。丢了皇位,根源在童贯,所以说现在最希望童贯死的不就是赵佶么,这也是童贯兵败后不敢立刻回京的原因。现在许给童贯些好处,完全有可能将童贯变成自己人的。另外,扶植童贯,不光增加己方力量,更重要的是警告下刘光世,你刘某人做的事情啊,大家心知肚明,但这次对你网开一面,再有下次,这大宋兵马大元帅的位子就该让给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