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推荐人选的时候,其余人就热烈起来了众臣几乎异口同声的回到,“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宿元景为人老成持重,乃为招安最佳人选。另外,为防秦王殿下暗中使绊子,可让秦王赵有恭为副使,招安乃利国利民之大事,担了副使之职后,想秦王也不敢坏了招安一事的。”
像王黼和蔡京同时推荐一个人的事可是非常少见的,宫梻本来还有点纳闷的,可一琢磨就有点明白了,那宿元景老成持重是不假,可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刚正不阿,总是与蔡京等人唱反调。招安何等大事,这事要是黄了,赵有恭不疼不痒,可宿元景就要倒霉了,借着这个机会,蔡京等人还不得直接让宿元景变成一介草民?
哎,宫梻无声地叹了口气,这朝堂上还真是勾心斗角,每一步都暗藏杀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赵佶不疑有他,既然众人提议宿元景,加之这宿元景博学多才,老成谋国,派他去也不错,于是点点头道,“令宿元景为京东路宣抚使,全权负责招安一事,务必要郡主安全归来。”
“是,官家”蔡京和王黼等人全都一脸笑意,老太监杨戬更犯不上为了一个宿元景而得罪蔡京和王黼,于是在这御书房里,宿元景就成了一个倒霉蛋,这位太尉至今还不知道自己被派往京东路与匪寇谈判呢。
有些事情瞒是瞒不住的,就像这次招安之事,这边宿元景还没启程去大名府呢,整个山东河北一带就已经传遍了,说是朝廷与梁山有意平息兵戈,造福百姓,欲行招安一事。顿时百姓们欣喜万分,如果可以平息兵戈,哪个傻蛋会反对呢。这消息传入赵殿下耳中,顿时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招安的事铁定是宋江让人散出去的了,一方面是给朝廷制造压力,也好在谈判的时候占据点先机,另一方面是做给他赵某人看的。总之,现在招安已经成了利国利民的大事,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破坏招安,那可是要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的。
赵有恭可真有点佩服宋江和吴用了,现在他赵某人就是想狠下心来牺牲柴可言,也不行了,因为现在再对宋江下手,一旦事情败露,那老百姓的唾沫星子还不得把他淹了?以前在武州等地打下的名声,也将荡然无存矣。
朱武紧蹙着眉头,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哎,这可真是一步输步步输啊,这吴学究果真难缠。”
“好了,朱参事也不必自责了,吃一堑长一智吧,这次宋江与吴用占了先机,下次可就没这么便宜了”赵有恭也是拿得起放得下,那宋江虽然是个不小的麻烦,但他赵某人也不必太过担忧,如果连宋江都要怕,那他赵有恭也活不到现在了。
朱武有些佩服赵有恭的胸怀的,这次可着实是被梁山牵着鼻子走了,殿下能忍住怒火,没有责备人,算是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