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似乎一下子反应过来,自知自己失言,不由得看了看脸色凝重的冉闵,悻悻的退到了一边。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襄国城内的粮草就会耗尽!这就意味着,鲜卑的兵马,不日就会南下!或者说不定此刻已经在南下的路上了!”冉闵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个时候,帐外忽然有人来报:“启禀陛下!雁门关外急报!”
张沐风一听,立马走出帐外,将奏报取来,递给了冉闵,冉闵一看,立马皱起了眉头。
“陛下,雁门关外发生什么事情了!”李昌连忙问道。
“慕容恪和慕容评已经带着十几万兵马入关了!”冉闵语气凝重的说道。
“陛下,这果然被您说中了!”苟副将惊叹道。
“都传阅一下!”冉闵把手里的信扔给了手下。
众人一边看一边议论纷纷,冉闵则又转过身,盯着地图看了起来。
冉闵开始有些捉摸不透鲜卑人的意图,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种可能,竟然就这样变成了现实。但问题是,慕容评和慕容恪的兵马,为何会这般大摇大摆的入关,偷袭岂不是更好吗?
十几万兵马,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朝襄国兴军,似乎就是为了让冉闵发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鲜卑人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慕容儁一定有后招!”冉闵暗自念叨。
“陛下,雁门关外的胡人已经南下,这说明慕容氏准备集中力量从西面过来!要不抽调兵马往西北增援去吧!”
冉闵摇摇头,说道:“慕容儁这一招确实高!让朕左右为难!”
当冉闵得知匈奴人已被慕容氏收服,他的内心颇为震撼,他深深的觉得,自己低估了慕容儁的本事。就在大魏与石鉴争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鲜卑慕容氏不声不响的占据了整个塞外之地,从辽东到西域,万里之地皆属于慕容氏的地盘。匈奴人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毕竟还有百万部众在,慕容儁无疑成了整件事情的最大收益者。
“陛下,鲜卑人现在有五万兵马屯聚雁门关外,又收拢了近十万匈奴兵马,足足有十几万人!似乎有南下之意!”苟副将对冉闵禀报道。
冉闵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思考,缓缓说道:“雁门关外有十几万胡人兵马,辽东起码还有十万鲜卑兵马!如今的襄国和石鉴已经是秋天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然而我们真正的威胁,不是城里的石鉴,而是鲜卑人!”
“若是胡人从雁门关出兵南下,那么我们留在幽州一带的兵马便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那就再拨出一部分兵马,用于防卫雁门关可能南下的胡人!”
“我们现在哪有那么多兵马?再调兵去守西边,这襄国就根本围不住了!石鉴只需要合兵一处,便能突围北上与鲜卑人会合,到那时候,肯定是纵虎归山!”
“那就把幽州一带的兵马,调去西边不就得了?”又有人说道。
“不妥!这样下去,顾首不顾尾,总归不是个办法!”苟副将说道。
李昌问道:“那你说说看,能有什么办法?”
苟副将一脸为难的样子,说道:“将军,我真想不出办法来!慕容儁这么做,明显是知道我们兵力有限,所以他两头都威胁着我们,让我们举棋不定。”
冉闵微微点头,说道:“苟副将说的没错,慕容儁一定是这样打算的!这样一来,局势就变了,原本掌握主动权的我们,瞬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陛下,末将以为,起码说明了一点,鲜卑人是铁了心要搅这趟浑水了!”
这时候,李昌说道:“既然是这样,我这里有个主意,不妨试一试!”
“二叔,你有何主意?说来听听!”冉闵问道。
“既然鲜卑人现在东西两边都有兵马在,我们可以先灭了雁门关外的胡人兵马,解除西边的威胁,这样一来,不就只剩下东边了吗?”李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