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紧张焦躁和不安的情绪,传递给了他们!”
“但是本王并没有说过什么!甚至对王鸾,也没有斥责过他!”
高尚之点点头,说道:“殿下确实什么也没说,但是人的眼神,会传递思想!咱们的眼睛里告诉将士们的,是无计可施!时间一长,必定乱了军心!”
“可是眼下我们确实是无计可施!”
“没错!可是即便如此,我们或许也应该改变一下思路!”高尚之撇撇嘴,轻轻的捏着自己的胡须。
“大人可有什么想法?”石鉴问道。
“冉闵是在消耗我们的斗志和耐心!逼我们与他决战!若是我们沉浸在这种情绪下无法自拔,殿下,很快,您也会下令出城迎战的!”
“不瞒大人,您确实说中了!这两天,本王确实有了这样的念头!”
“赶紧打消这样的念头!”
“可是情绪上魔怔,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的!将士们若是看不到希望,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高尚之微微皱眉,说道:“一直以来,似乎战局都是被冉闵掌控,殿下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冉闵的部下,现在是何心态?”
“冉闵的部下?”石鉴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高尚之,说道:“本王好像有点明白大人的意思了!”
“整整一个月,我们双方没有交战,我们的将士开始颓废了,但是老臣认定,冉闵的部下,此刻必定已经放松了警惕!”
“大人想偷袭冉闵的大营?”石鉴问道。
“不!不是大营!而是他们耕种的庄稼!根据先前探马得到的情况,只有这个地方的兵力是他们最薄弱的!冉闵想要耗死我们,那我们就让他也没有后路!只要得手,形势将会有所改观。”
“哈哈哈哈,此事早已在朕的预料之中!”慕容儁自信的说道。
“那不知陛下如何打算?”
“给老四去一封信,让他暂时不要班师回辽东!匈奴刚刚收服,人心未定,没有朕的命令,就先待在那边吧!”慕容儁想了想,说道:“有慕容评给老四充当智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待时机成熟,取道雁门,入关驰援襄国。”
“从雁门入关?”手下大吃一惊。
“如此一来,冉闵安排在幽州附近的探马,便发觉不了我们南下兵马的踪迹!他还如何防备?”
慕容儁的手下不禁惊叹道:“陛下,您真是好计策!”
“冉闵极善用兵,朕不得不谨慎一些!等着吧!等石鉴来求朕!到那时候,朕不但要灭了冉闵,还要幽州!哈哈哈哈哈!”
襄国城外,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收回的尸体,到处都焦土,满目疮痍。
石鉴站在城头,看着外面,说道:“今日已经是冉闵停止进攻第三天了!越是安静,本王的心里却越是不放心!”
“连续十八天攻城失利,冉闵一定士气大落。所以老臣估计,最近几天,他一定不会再次进攻!我们也刚好趁机休整!”高尚之捋着胡子说道。
“幸亏有将士们拼死守城,如今襄国依旧固若金汤!依末将看,冉闵已经黔驴技穷,无破城之法了!”王鸾自信的说道。
“此时下定论,恐怕还为时尚早!”石鉴看了看王鸾,说道:“王将军,别好伤疤就忘了疼!你才刚刚吃过冉闵的大亏,这么快就敢小看他了?”
“末将不敢”
“派去鲜卑给慕容儁送信的人可曾回来?”石鉴问道。
“还没有!末将猜测,多半是被半路截杀了!如今冉闵已经把住了襄国与外界联系的所有通道!想要求援,恐怕没那么容易!”
高尚之说道:“按理说,鲜卑人应该知道现在襄国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至今还没有派援兵过来,这说明他们暗藏祸心,另有所图。”
“这一点,本王早就猜到了!”石鉴叹了口气,说道:“静观其变!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众人默默点头,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下“咚咚咚”上来一个人,喊道:“殿下!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