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认差距

离开酒店的时候,看着不少人大包小包带着不少的东西,廖凡民有些无奈,不能怪人家到国外来了之后大肆的购买东西,只能怪国内的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有差距,赶不上人家生产的商品。

差距到处都存在,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还真的容易产生失望的情绪。

廖凡民隐隐记得,在若干年之后,官场上专门清理裸官,不少的官员将家属和子女送到国外学习和定居,就是自己留在国内,恐怕就有这样的想法在里面。

重生的廖凡民,倒是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不过他有一个质朴的感觉,不管外面多好,你去了之后都是客人,回家之后才有主人的感觉。

这个理解不一定正确,但却是廖凡民真实的感受。

廖凡民也买了一些东西,其中包括给沈亚玲和廖凡瑶购买的化妆品,包括给廖泽熙、徐文清和沈祖康购买的衣服、鞋子和保健品,还有给廖凡玲等购买的小礼物等等,东西不是很多,都装在皮箱里面。

购买这些东西,价格的确比国内购买便宜,这让廖凡民想到了wto,想到了关税。

酒店专门联系了车辆,送众人到机场去。

上车之前,酒店的经理在刘方胜省长面前说了一些话,还伸出了大拇指。

廖凡民在刘方胜身边的旁边,听翻译说了,酒店经理对于他们有很好的认识,每天酒店房间里面都收拾的很干净,垃圾也装的很整齐,和以前不一样。

这让廖凡民有些脸红,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有些人还是习惯在国内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素质,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等现象到处都有,在外面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记得网络媒体有很多这样的报道,让国内的人感觉到丢脸。

不过廖凡民倒是有底气,他知道十多年之后的情形,慢慢来,十多年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飞机在北京国际机场降落。

走出飞机的刹那,一种熟悉的感觉袭来,尽管时差让人感觉到难受,但廖凡民情绪昂,觉得自己回家了。

如果没有重生,廖凡民相信自己一定会迫不及待的选择出国,到国外去奋斗,去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他会和很多人一样,看不惯国内的很多现象和事情,认为民主的美国是最好的选择,可现在不一样,每个人的认识都是随着年龄增长沉淀下来的,有些东西一旦融进血液里面,无论如何也抹不去了。

中国情,中国心,这就是廖凡民骨子里的情节。

这是扎根在内心的东西,廖凡民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大学四年的生活,参加工作五年时间的感受,再次扞实了廖凡民的认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廖凡民认可程雅惠的选择,不会强迫其改变选择,诸多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社会的浮躁,信仰的缺失,必定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总会慢慢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