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这句,赵云看了眼下人送来的茶水,顿时撇了撇嘴,然后对着矗立在一侧的小六道:“小六兄,哥哥从外面大战返回,你就拿这东西招呼我?”
小六看了眼茶水,尴尬一笑,于是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酒壶,这才笑道:“这倒是疏忽了,作为赔偿,我把我最好的私货交出来赔罪。”
赵云哈哈一笑,接过酒壶就灌了起来。
袁云没有理会赵云与小六的说话,而是独自沉思了一会,直到赵云干光了一壶酒,才继续问道:“如今北方大军有谁统领?”
赵云放下酒壶,回道:“李利将军正在统领,此刻正在返回的路上,十万士卒这次收获颇丰,即便朝廷抠门不给封赏,兄弟们也知足了,如今谁还在乎朝廷那点赏赐啊……”
“慎言!”袁云听赵云越说越不像话,赶紧打断。
赵云却依然无所谓的样子,伸了个懒腰,才不管不顾的继续抱怨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总要让我说出来才舒心些,在外面可是憋坏了,如今魏王刚立就弄出这么一个失人心的事情,曹彰大帅虽然表面没说,但是心里必然不好受,只是这一路返回他却很少提及,我也不方便问,不过终究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袁云皱了皱眉,道:“你可知道你们这十万人乃是如今天下最强的军伍,洛阳所有最好的军备全部先武装你们,光是可以纵横塞外的坦克,你们就配备了将近三百辆,更别说其他半自动武器,这样一支异常强大的军队,不做一些安全措施如何可以?
魏王新立,多少会有些担忧,这也在所难免,不过这次你们做的很对,在命令下达后立刻执行,曹彰也无怨无悔的返回了邺城,由此必然可以安魏王的心,对后面很多安排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云耸了耸肩,道:“这些我是无所谓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我打算返回洛阳静养几年,师父去世时留下了一门新创的枪法,正好趁着这几年好好研读一下。”
说完了这些,接着的话题自然就开始围绕曹彰与赵云带领北路大军,四处高奏凯歌的战绩,直把小六的听的双眼放光,什么奔袭四百里一夜端掉乌丸十万人的部落,又或是在对付某半岛的三韩时,十日内连下对方四城的威风。
袁云一直笑呵呵的听着,直到用过了午饭,赵云依然滔滔不绝的说着,将在北方的各种见闻都说了一遍,很多袁云都从来没听闻过,所以听的非常专注。
当下人来报,说是曹彰求见的时候,袁云才发现此刻已经接近傍晚了,赵云却与小六因为边说边喝,导致两个浑人都醉死了过去。
让人抬走赵云和小六后,袁云亲自迎去了大门口,与曹彰这位徒弟也很多年不见了,说不想就是假话了。
人与人的信任其实很微妙,即便是帝王也需要一两个比较亲近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涉及到皇权,不涉及到利益,只是纯粹的一种形式。
袁云很聪明的将自己塑造成了人畜无害的模样,对权利没有欲望,钱财他也不缺,给人的印象也是没什么上进的态度,但是却总能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非凡的本事,这样的人自然是帝王喜欢的朋友。
而且袁云不像司马懿,将自己标榜的无所不能,而且时时刻刻都要在曹昂那里宣示存在感,导致曹昂最后直接将他定义成了一位得力的臣子,但也仅仅就是臣子罢了,很多交心的话是不会像说给袁云般,轻松的说给他知道的。
这一点司马懿也多少感觉到了,脏活累活基本都是他在做,他也做的非常好,只是曹昂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未投入太多关注,毕竟司马懿天天都在身边转悠,确实没什么好稀奇的。
相反,悠然享福的袁云却真正成为了一个超然的存在,曹昂总会在最为难的时候想到他,而每次袁云也没让曹昂失望,总是会解决掉很多的烦恼,最聪明的是袁云尽量保持与曹昂不远不近的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这不仅仅只是男女之间,朋友之间也多是如此。
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司马懿深深一叹,来了邺城后,他的公务就更加繁重了,因为曹昂继位成了魏王,处理的公文就不仅仅只是洛阳一带了。
看这卷宗的标准,司马懿再是一叹,全部都是一些说重要又不怎么不重要的事情,多是与内政农耕有关的事宜,而他最想接触的军国大事,这里却完全没有。
这一点袁云似乎做的非常好,即便他不在朝中,却留下了一个曹冲,别看曹冲的年岁小,却已经是曹昂非常仪仗的左膀右臂,很多事情都要从曹冲那里下放,导致每次分到司马懿这里的公务就成了这般模样。
吩咐下人将油灯挑亮了一些,司马懿才皱紧了眉头,开始认真的处理起了公务,洛阳如今的作坊搬迁已经搁置了一段时日,如果继续这样搁置下去,所消耗的钱粮还是小事,耽误工期的产出才是真正大的损失。
而且这件差事是他司马懿在朝堂上从袁云手里抢来的,如果做的不好,或是有什么纰漏,必然会被曹昂乃至群臣瞧轻,认为他司马懿因私废公,为了与袁云的恩怨,导致洛阳作坊蒙受巨额亏损。
看着卷宗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再加上心中的烦闷,司马懿只感觉很难静下心来,于是再次深深一叹,然后起身来到了一处书柜旁,小心的揭开了书柜的抽屉,再从暗格中拿出了一个锦盒,直到这锦盒出现,他紧皱的眉头才舒缓了开来。
将锦盒放置在了桌几上,司马懿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于是很快就将之打了开来,瞬间一股绿光洒了出来,虽然比油灯暗一些,但是这光芒却看的人目眩神迷,整个人也随之轻松了下来。
这颗从袁云手里夺来的宝物,司马懿一直将其看得很重,毕竟这样的宝物一定是袁云非常心爱之物,听闻还是对方的老师左慈所传,可以让人延年益寿,稳定心神。
司马懿起初并不在乎那些神鬼之说,他之所以珍惜这颗宝珠,完全是每次看见就会幻想出袁云因为丢失宝物,而捶胸顿足的模样,这多少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快意。
后来随着时间久了,司马懿每次看这颗宝珠时,都会感觉到一股莫名的舒心,尤其是在熄灭了所有灯火,独独显露这抹绿光时,他就会难得有这么一刻的安宁,所以慢慢的他就好像上瘾了般,时不时的要将之取出看看,把玩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