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同志,请你放心。虽然你将被送到环境艰苦的西伯利亚去,但我们已经联系好了那边的人,他们不会为难你的。而且,食物与住宿方面也会给你提供保障,不会让你受更多的委屈。”那位赫鲁晓夫派来的男人,贴心的安慰朱可夫道。
虽然是流放,但却衣食无忧吗?朱可夫暗暗苦笑,看起来赫鲁晓夫倒还是个忠厚人。
“替我转告赫鲁晓夫同志”朱可夫说道这里,顿了顿,发现自己说什么似乎都有些苍白无力,良久才缓缓的憋出一个词:“谢谢他。”
“好的,我会转达到的。”这位赫鲁晓夫派来的亲信,也是听过朱可夫那段慷慨发言的人。无论是从他对赫鲁晓夫的忠诚,以及对朱可夫的钦佩来说,他都会好好转述朱可夫所说的一切。
他望着表情仍旧掩饰不住失落的朱可夫,咽了咽唾沫,吞吐道:“如果可能的话,过段时间风头过去了,说不定首长会想办法把你从西伯利亚捞回来。”
男人没有称呼赫鲁晓夫的名字而是把他叫做首长,这只是因为他们身后还有几双耳朵冲着这边再试图打听内容。
虽然男人利用自己的身份让几位看押朱可夫的士兵退后很多步,单独与朱可夫进行了这段临别前的单独谈话,可他也没有傻到用赫鲁晓夫亲信的名义来办这件事。
就连他刚刚出示的证件,也只是一张利用正规途径做出来的假证件。为的,就是不暴露真实身份。
“不必了,这个风头过不去的。只要巴甫洛夫那个蛀虫还在高层一天,我就永远没办法翻身。”朱可夫倒是没有过多的期待回来,他只是淡淡的压低声音道:“替我转告赫鲁晓夫,帮我最后一个忙,别让巴甫洛夫继续祸害我们的军队了。去找科涅夫,他的军事素养不比我低,应该可以提出正确的军事战术。”
“这样,或许不会失败的太难看吧。”曾经在总参谋部任职的朱可夫,实在想不出别的什么好说了。
“或许,我们迟早会打赢德国的。”那名赫鲁晓夫的亲信自我鼓励道。
“迟早会打赢德国的这句话真好听,不如刻在我们的墓碑上如何?”朱可夫用他那已经有些沙哑的声音讲了个冷笑话。
莫斯科郊区的列车站,一名高头大马的男人正站在另一名体态有些发福的胖子身旁。在更远的位置,有几名端着步枪的士兵,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这边。
很明显,士兵们非常重视两人中的一个,但是由于忌惮另一人,或者说忌惮另一人身后的人物,所以士兵们忍住没有靠近。
“替我感谢赫鲁晓夫同志,如果有机会,我会感谢他的。”
那名发福的胖子,正是前些天被定位为叛国罪的朱可夫。原本被定性为叛国罪名的朱可夫是应该直接被枪毙的,可由于赫鲁晓夫的几句话,对朱可夫的处理由枪毙改为了流放。
在朱可夫听到对自己的不公审判结果后,他没有辩驳,没有求饶,而是痛斥苏军内部的腐败与腐化,感慨直言,给赫鲁晓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赫鲁晓夫揽下了关于向斯大林汇报朱可夫事件的工作,这并不是为了邀功,而是为了拯救朱可夫。
没错,赫鲁晓夫要拉朱可夫一把!
这或许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赫鲁晓夫本就一直欣赏朱可夫的为人。而且,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任何黑点。
在原本的时空中,赫鲁晓夫在苏联党内最不受欢迎,即将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就是朱可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火速接到莫斯科,通过投票的形式支持赫鲁晓夫,最后帮赫鲁晓夫取得了胜利。
可以说,没有朱可夫,赫鲁晓夫就绝对不会得到历史上那样的地位。
而这一切,也足以说明,赫鲁晓夫在二战期间与朱可夫建立的友谊,并非一般的简单友情。
即便在这一世,赫鲁晓夫与朱可夫,也仍旧产生了革命的纯粹友情。
当然,赫鲁晓夫不会傻到为了朱可夫直接顶撞斯大林,招惹那时候如日中天的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