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瓦杜丁字斟句酌,低声继续报告道:“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试图进行反击,但空中掩护薄弱,动作不协调,炮火保障很差,因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部队受到了巨大损失,继续退却,而且往往是凌乱的后撤”
接着,他又说道:“处境特别艰难的是第3和第10集团军各部,他们实际上已经被包围。德军的装甲部队实际上已经逼近明斯克,即将完成合围,封锁最后的缺口。”
刚刚还一直默不吭声的斯大林,在听到这句话突然猛的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你说什么?!逼近明斯克!你怕是在哪个环节搞错了吧?这是从哪来的消息?”
“不是我没有搞错,斯大林同志。”瓦杜丁依旧声音不高,但却用歉意的口吻回答道:“总参谋部派到部队去的代表的报告,和航空侦察的材料是一致的。可以说,一线部队没能在国境线上阻住敌人并保正后续部队的展开。而西方面军两翼的战线实际上已经被突破了!
虽然早在几天前,斯大林已经意识到了边境上的战斗失败了,
可是五六天时间内怎么会让德军深人苏联国土150200公里?这简直不可理解!
巴甫洛夫、库利克、沙波什尼科夫是干什么吃的?
总参谋部为什么不去指挥部队?
明斯克一丢白俄罗斯就完了,这样的后果,他简直不敢想象!
斯大林赶忙亲自打电话到西方面军司令部,然而他在那里却找不到一个管事的将领。
他生气地摔下了电话。过了一会,他又拿了起电话来:“给我接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找朱可夫大将。”
一旁,杜瓦丁正用满脸古怪的神情看向斯大林,良久,才缓缓的小声提醒道:“斯大林同志,朱可夫他早就不在西南方面军了。他被你关进了监狱,正准备送去西伯利亚”
等到苏德中路大战开始后的第4天,巴市洛夫大将接到了统帅部斯大林亲自发来的后撤命令后,才终于从零星不断受到的情报中找到一点头绪。
他混乱的头脑开始了第一次清醒的思维,他大概也弄明白了,德军的快速兵团大约2、3天后就能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通近明斯克,合围西方面军的主力。
这样看来,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作战的第3和第10集团军处境就危险了。
直到此刻巴甫洛夫才真正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反击德军,而是怎样才能避免迫在眉睫的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越想越觉得害怕,一阵阵冷汗渗透了他的衣服。接着,巴甫洛夫又看了看军事地图,明斯克的背后几乎是一马平川,德军可以长驱直入的突击斯摩棱斯克,甚至莫斯科。如果几十万军队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至明斯克一带被合围,莫斯科就会完全失去地理上和军事力量上的屏障。
那样的事发生,斯大林领袖会宰了自己吧!
“不行!必须将部队撤回来,至少要保存这几个集团军的力量,固守明斯克。”巴甫洛夫终于做出了与朱可夫几天前一模一样的后撤决定。
只不过,朱可夫后撤部队时,还显得较为从容不迫,能够安排后卫部队且战且退,直到斯大林用铁木辛哥换下他的那段间隙,才被德军突破。
而巴甫洛夫,一开始没有撤,现在想撤就难了。
仔细研究了一下情报后,巴甫洛夫总算还是发现德军的博克元帅那包围圈在明斯克方向上还留有一条5060公里宽的走廊没有完全合拢。
这也许是个机会。巴甫洛夫下定了决心,他立刻叫与自己一道前往13集团军司令部的方面军参谋长过来:“立刻帮我签署一份命令!要快!”
“通过第10、第3及第4集团军的司令员,”除了巴甫洛夫自己所在第13集团军的司令员外,他把另外3个集团军的司令员都招呼了一遍:“今天,即6月25-26日夜间,各集团军必须不晚于21点开始战略转进,各部应做好准备,以坦克为前卫,骑兵及强大的反坦克防御部队为后卫。
这次行军应在强有力的后卫掩护下,昼夜兼程疾进。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军至少应在昼夜间一举跃出60公里以上。对了,允许各部队充分征用当地人民的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匹拉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