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隆美尔VS蒙哥马利

除了想要知道的情报消息外,隆美尔还听说了一些附带从英国俘虏那里了解到的,关于蒙哥马利个人的情报。

听那些打了败仗的福利们说,蒙哥马利长了一副鹰一样的面孔,他高昂并带有浓重英格兰鼻音的声调让人听起来感到并不十分友善,这一点,从蒙哥马利之前与韦维尔的争论就可以看出了。

当然,现在的韦维尔已经被蒙哥马利彻底打压,被蒙哥马利重新分配成为了埃及边境上一个名为科特沃据点的“科特沃最高指挥官”,指挥那里的全部2个埃及步兵连。

另外,一位之前亲近韦维尔,如今却被隆美尔俘虏的英国上校还透露出,蒙哥马利在许多方面与隆美尔有相似之处。两个人都喜欢体育运动,并且都不抽烟、不喝烈性酒,注重保持身体健康。

或许是之前贝朗特描述蒙哥马利时说的那句:“他们说,他是你的克星。”让隆美尔有些刻意重视,又或许因为蒙哥马利作为非洲敌军的最高指挥官,本事就值得重视。总之,隆美尔事后还特意找那位上校询问了更多有关蒙哥马利的细节。

巧的是,那位上校刚好是位消息灵通的人士。从他口中,隆美尔发现,蒙哥马利与自己竟然还有几分相似。

就比如,他们这两人的性格都偏向孤僻,在对战术指挥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傲慢,在听命于别人时,都像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但又都是头脑清醒和有独到见解的那种指挥官。

隆美尔曾经拒绝过莱因哈特的指导,强行用两个营进攻过托布鲁克要塞。而蒙哥马利也在初来非洲上任的时候,就和韦维尔闹僵,产生严重分歧而被排挤去负责留守。

另外,就像隆美尔一直戴着那顶著名的带有有机玻璃风镜的帽子一样,那位上校交代,蒙哥马利也喜欢戴着一顶镶着团队徽章的怪异的澳大利亚丛林帽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越是听下去,隆美尔就越感觉到,自己这次是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对手!

随着意大利首相罗西亲自督促紧急运往北非的一批战略物资抵达,隆美尔便立即下达了开始新作战的指令。

虽说意大利人的冒失进攻损失了一批宝贵的物资,但是相对的,法国人在托布鲁克的胜利,也为同盟国联军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包括弹药,食品,以及其他的一切军用物资。

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德国的猪队友意大利不断的给英军赠送物资,但德国的另一位法国队友又成功的从英国人那里抢来了英军的物资。此消彼长,隆美尔惊喜的发现,自己手里的存货还是很多的,完全又够他好好发挥一轮了。

于是,隆美尔下令将意大利人新运到的非洲物资留作战略储备,然后将原有的全部储备调出来,用以接下来的向埃及进攻作战。

根据意大利早年建立起的非洲情报网络,隆美尔大概也了解到不少英军阵营的消息。

当然,意大利提供的这个情报网络,也无非就是利用安插在埃及等英国非洲殖民地的低级内线,传递一些不算核心的情报消息,并不比莱因哈特那种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金手指。

不过,对于现在的隆美尔来说,这种程度的情报收集,就已经足够了!

首先,他了解到英军第八集团军现在的实力,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它的核心只剩下一个团规模的澳大利亚步兵,外加3个装备意大利武器的埃及本土师。

至于英军第八集团军的预备队,只不过就是前线刚刚经历了“战斧行动”的失败,溃退回去的不足一万溃兵,坦克也仅有逃回去的几十辆。

之所以蒙哥马利会安排这些部队当预备队,也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由于这些溃兵和缺乏油料的坦克,现在根本不能形成战斗力,只能在重振补充弹药和燃料后,才能勉强恢复战斗力。所以,反正都得等一段时间恢复战力,倒不如干脆放在后方做预备队,待战斗力稍微恢复后,再投入前线。

简言之,隆美尔断定,他统领的同盟国联军在这一阶段是很占优势的,他现在想做的,就是尽快展开闪击进攻,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从中东调集生力军支援汇合非洲第八集团军前,彻底摧毁蒙哥马利手里的非洲英联邦部队。

对手里情报的准确性,隆美尔已经再三确认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