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身为一名纯粹的军人,隆美尔看重的可不是那些政治上的利益算计。
皱了皱眉头,隆美尔咬着牙自言自语道:“随着刚刚结束的胜利,现在非洲的局势,已经彻底倒向了我同盟国联军。如果不抓住机会,对英联邦联军穷追猛打,那对方就可以有喘息的机会,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防线......”
听到这里,还不等非洲集团军的参谋长开口,一旁非洲集团军第二步兵军的军长,汉斯中将,便看出端倪来抢先问道:“等等,你不会是想违抗统帅部的命令,按我们的原定计划发动战争吧?”
“为什么不!”隆美尔没有回避,而是对汉斯反问道:“加里波第已经带着超过十万的意大利军队,深入利比亚境内。现在我们在带着第二批大军紧接着冲进利比亚,基本就是稳赢的局面!”
“这只是战术上的手段,在大的战略方针上,我们应该等到法国送来更多援军后发起进攻,才更为稳妥。”汉斯显然不同于隆美尔的观念,摇着头反驳道。
也难怪如此,虽然隆美尔之前独立指挥的西班牙战役,与汉斯之前独立指挥的挪威战役,都是以少量德军为核心武力,以少胜多的经典歼灭战。
但是,两人在指挥风格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说的简单的,隆美尔善于主动进攻,而汉斯则更趋向于防守反击。
这样的两人聚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思维碰撞。
不过,对于汉斯那份战术与战略的评判,隆美尔却并不怎么认同。
隆美尔这位历史上出了名战术大师,马上就对汉斯的观点指出:“战争就是战争,战争的胜负和战略战术层面的高低无关。战略是大局,战术战役是局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战略能决定战争的方向与资源的分配,战术则显得思维打出战略目标而服务。”
“可实际上,在战争中,战略却往往会因为一场战役而发生改变!”
只听隆美尔话锋一转,相当自负的道:“战争的目标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暴力取得胜利。因此,当我们发现一场局部战役足以提高当前的战略优势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以死板的战略方向限制自己,而是倾尽全力在战术层面上战胜对手,打出一场辉煌的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