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援军终于到了

一旦人数多了,就会因为密集过度而增大不必要的伤亡。

因此,斯蒂芬是一个营一个营往前线战壕里上添的。这就是所谓的添油战术,一个营打光了另一个营又上。

这种战术实际上在防御战中是兵家大忌,但是斯蒂芬少将确实也没办法,因为3号高地只能让这点兵力施展开来。而且依照法军对阵地战的深刻研究,这样的打法都已经是当下最适合的打法了。

再加上从4号高地撤下来的两个连,加上在英军先头部队包围3号高地之前,就已经撤到了3号高地上的侦查连,还有原本部署在3号高地左侧,因为遭受了损失而撤到了高地上的两个连,加上二团的阵地被英军装甲部队突破后撤回来的一百来号人......此时的三号高地上,已经是拥挤不堪。

原本只有2个团防守的这个3号高地,如今已经挤满了几乎整个第五殖民地师剩下的士兵,也幸亏斯蒂芬事先修筑了不少隐蔽部和防炮洞,这才勉强容纳下了这么多人。

而因为整个高地上已经人满为患,那么剩下的所有没有参战的法军殖民地部队都成为了预备队。他们必须在前线两个营出现了伤亡后,再替补上去维持这个高地上的两道防线。

其实所有的充当预备队的黑人士兵们心中是非常惶恐不安的,第5师所有的白人军官们,也在尽力给士兵们打气。

可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实际上,这些殖民地征召的士兵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说到底,他们也只不过是临时招募到的新兵,许多军事训练并不到位,战斗力也不算强。

要不是贝朗特安排了法国白人军官来控制队伍,要不是斯蒂芬这样的法国军官,对于壕堑战深有研究,修建了大量不错的防御工事,只怕,英军也不必花费如此多的力气了。

而现在的斯蒂芬少将根本没时间去安抚士兵们的情绪,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指挥战斗。

八营被他安排在了小高地的东面进行防守,七营则被安排在东面。因为英军的进攻是全方位的,根本没有主次之分,所以法军的部署也是均匀分布。

因为黑人士兵太多,所以法军白人军官,最多只能下发到营一级规模。这也是贝朗特麾下的殖民地部队,最少得以营为基础作战单位的原因。

虽然斯蒂芬手下三营的现在剩下的四门25毫米反坦克炮,因为炮位是属于半地下的状态而相对目标较小,但是英军的炮兵还是根据炮口的火焰迅速确定了这四门反坦克炮的具体位置。

基本上,英军的炮弹也都准确射向了这几门反坦克炮的所在方向,但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英国炮手的准头较差,几乎没有一门反坦克炮被英军直接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