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国王也只是英联邦名义上的元首,与德国元首莱因哈特不同,英国的国王元首,无权干涉其他成员国内政外交。
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也只是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虽然英国在其“帝国日”的宣传口号是:“一个国王、一面旗帜、一支军队、一个帝国。”
可是,这个帝国是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纽芬兰六个白人自治领和大不列颠广阔的殖民地。
彼时的帝国,找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帝国!
而后来的《威斯敏斯特法》,使得自治领在内政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外交上的完全平等。
英帝国也随之实质性地转变成为英联邦。
和第一次世界的时候不同了,6个白人自治领不再有义务,在战争中无条件地支持英国。是否参与二战,完全只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最后,爱尔兰虽然选择了中立,却仍同意组织名爱尔兰志愿者增援英国军队,也算是可以给丘吉尔不少援助了。
毕竟,爱尔兰与英国距离最近,这支援兵可以轻松的运往英国南部,加强防御。
有了澳大利亚与爱尔兰的支持,也算是给丘吉尔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暂时缓了一口气。
当然,丘吉尔也不相信那些澳大利亚人有多少战斗力可言。
他只是用看上去毫无战斗力的澳大利亚“野人”,一比一换了2师分散在各殖民地、精锐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忠诚可靠的、充满战斗力的大英帝国士兵回来,让英伦三岛上英国正规陆军的总数凑够了四个师。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过河拆桥是英国人的强项,但是这次澳大利亚人不会想到,丘吉尔还没过河就已经开始拆桥了。
当然,虽然丘吉尔已经凑出了四个师的正规陆军,不过他也很清楚,以英国陆军的战斗力来看,这四个师是也不会有太大作用,那这点兵力拿来防守英吉利海峡根本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