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当法国那支世界第五的海军,加入到德版同盟国的阵营,已经残缺不全的英国本土舰队,几乎可以说是毫无胜算打赢英吉利海峡防御战的。
而一旦贝朗特麾下的法国非洲军团,选择了与德版同盟国合作,那未来隆美尔在非洲可以指望的盟友,就不仅仅是那群不靠谱的意大利友军,还将有一代名将贝朗特的法国大军。
要知道,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为了满足墨索里尼而得罪看似已经颓废的维希政权,都是与莱因哈特本愿相违背的。
虽说莱因哈特是暂时稳住了日本,可是,连日本都敢欺负的法国,难道真的像他们以为那样,就是外强中干的垃圾吗?
如果只单纯的看二战德法战争的结局,那么我们可能就要被法国人的如意小算盘给蒙蔽了。
其实二战时期的法国综合实力并不弱,只是过于惧怕战争,导致对德国一再忍让,也导致自己备战不力。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可是铆足了劲和德国干架,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凡尔登战役的以命相抵,就是要报普法战争的仇。
虽然法国也在凡尔登战役中吃了大亏,但最终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可是这样的胜利究竟值还是不值呢?
法国人几乎损失了他们一代的年轻人,并且战争所及之处可谓是寸草不生。
对于当时法国来说,大仇已报,接下来他们想要的,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
再加上一战法国损失惨重,基本一代年轻人死于战场,人民对于失去亲人十分痛苦,全国上下普遍陷入了厌战情绪,这就导致了法国国内政不稳,所以不论是法国政府,还是法国人民,都不愿意再卷入战争当中,因为战争带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但法国人很清楚,德国力量没有被摧毁,只是被暂时束缚,他们随时有一天又会爆发,再加上美国和苏联人的推波助澜,所以法国人必须寻找同盟保障自己的安全。
想来想去呢,虽说法国身后已经有了一群弱国跟班了,可还是不如找个大哥安全。
于是法国就跟当时的超级大国,跟英国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