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晚节不保,反倒衬托出了商人陈六使的青史留名。南洋大学一路也是命运多舛。
不仅仅是遇到一个林语堂,而且后来还遭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排华文教育,不断的被官方打压。
最终在1980年被强行并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再后来,它主体又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剥离出来,继而成立了新加坡理工大学。
让我感动不已的是南洋大学不少师生的一直坚持斗争。时至今日,他们许多人都成为了新加坡的栋梁,也不承认自己的学籍档案归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或者新加坡理工大学的名下。
他们只认自己是南洋大学。目的很明确,并不是非得和新加坡政府过不去,抗议曾经遭受的种种不公,而是牢记当年南洋大学建立的特别不容易。
从他们的身上,你看到得就是知识分子该有的气节,明辨是非。我反对和不认可的是一回子事情,政府当初的不公,一直要求平反,而我做好自己本分该做的事情是另一回事情,爱新加坡,为新加坡做贡献。”
“不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还是新加坡理工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牌大学。就地位而言,就是我国的北大,清华。
南洋大学里面的捐助者当中,还有我们贾家的老祖宗们出的钱。它的名气和教学质量,同样是超高水平,去欧美大牌名校留学是可以免试。”贾玲玲不无跟着感慨起来道。
“就当时而言,谁让国民素质差呢?商人救国往往都偏爱兴办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够救国。
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后来,李嘉诚创办的汕头大学。包玉刚创办的宁波大学。”贾有为平静道。
“你还忘记了一所大学,也有我们贾家的钱,那就是华侨大学。欧尼酱,你不打算创办一所大学?”贾玲玲笑着补充道。
“不了。大学是培养不出来真正的作家。”贾有为言简意赅道。
贾玲玲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走出了房间,去到了二楼的书房。她走到贾有为的面前,习惯性的坐上书桌面。
自己一伸手,把他手中的书给夺了过来,拿在手上面一合。她看见书封面上写着“京华烟云”四个大字。
“你交待我做的事情,已经都做好了。”贾玲玲不急不慢道:“你真有闲情雅致。我要是没有记错,你过去就看完了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而现如今,又来看中文版的《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本就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
英文书名为《ontpek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
我猜测,林语堂之所以用英文把它写成小说,必然是经过了一番认真考量。或者说是,他带有一种为了赢取国际声誉所针对性的用英文方式进行的写作。
时至今日,英文的霸权主义仍旧主宰着我们身处的这一个世界。”贾有为背靠在了椅子上面,平静道。
贾玲玲有意的脱掉了脚上的鞋子,转动了一下屁股,继而面对面的朝向了他。她翘起二郎腿,明显带有撩拨对方的意味。
贾玲玲手上拿着书道:“林语堂这一个人,虽说两次被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南洋大学事件上面是晚节不保。”
“林语堂晚节不保是基本属实。不过,我就在想,就当时而言,林语堂都一大把年纪,算是土都埋到脖子了,怎么还对钱如此的狂热?
按理说,人越老就越对金钱看得淡。我就不相信,他在干这一个事情之前,就一点没有意识到自己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声誉就此会赔进去。
为什么他仍旧那么干了?宁可用自己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声誉,也要去换取金钱?难不成,他当时就出现了财务上面的危机?
或者,看透了人世间一切虚妄的,从而觉得唯有金钱才是最切实际的好东西?”贾有为若有所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