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造化,善用其材——这也正是食品雕刻的奥义所在!
朱大鸣心里暗赞一声。实在无法想象,这个和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是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将中国烹饪的每一门技巧都练到炉火纯青的。
雕刻这样的一尊食雕他也能做到,但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至少要花上半个多小时。并且,也没有刘芒现在所雕刻的这尊食雕有灵性。
“上菜吧!做完最后的一道‘梁溪脆鳝’,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刘芒拿起一条毛巾擦了擦手,走回灶台。
这个时候,五眼已经按刘芒的吩咐,将一斤多重一条的野生鳝鱼宰杀好,片成手指粗细的鳝段。
‘梁溪脆鳝’,又名‘无锡脆鳝’,曾称‘太湖脆鳝’,早闻于太平天国年间,是苏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这道菜最正统的制作方法,已经不可考据了。现在外面很多酒楼所做的脆鳝,只不过是借用了这个名字。
刘芒心里很清楚,九号包厢里的客人点用的‘梁溪脆鳝’,一定是要用最为正统的方法来制作。
而恰好不语交给刘芒的《调鼎集》上,就用很大的篇幅,记载了这道菜最正宗的做法,和所要使用的食材。
刘芒将五眼剔除内脏,料理干净的鳝段用干净的棉布吸附干上面的水分,然后拍上生粉。
热锅冷油,待到油温达到八成热的时候,将鳝段放了下去。
鳝段在油锅里沉浮、翻滚,渐渐变得焦黄,刘芒不停的用漏勺慢慢搅动,防止鳝段沾连在一起。
刘芒手上一边炸着鳝段,心里一边在想,他现在所拥有的菜谱那么多,甚至还包括一些早已经要失传的名菜。看来是有必要拿一点来,让楼上楼的菜单更为丰富一些了。
因为一家酒楼的菜单,总是一成不变的话,食客们就会慢慢失去新鲜感。
鳝段在锅里炸制了大概三分钟后,已经变得卷曲、酥脆起来。
刘芒用漏勺捞出,将灶上的火关小一点,等油温降到五成热的时候,接着将鳝段放了进去,继续复炸。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彻底让鳝段里面的水分排尽,让肉质从里到外趋于脆化。
反复三四次后,锅里的鳝段已经变得干脆发红,带点微微的焦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