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九章 顶风作案

只是,张主任在写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忽然笔锋停住了。

“《国学正典》?这不是王庸的书吗?”张主任疑惑的看着否决表格,问。

“是。”小邬回答。

“虽然这本书存在一些争议,可是通过初选还是没有问题的啊!什么时候咱们初选的门槛都这么高了?谁否决的?”

小邬没作声,只是默默看了一眼周道鲤弟子。

张主任登时明白了。

同时心中似乎对于曹部长的指示有一点懂了,原来真的存在拉帮结伙式的排挤跟不公。

别人可能看不懂王庸被国学圈学者围攻的局面,但是张主任浸淫体制这么久,学术圈那点小九九他看不懂?很明显这是新老交替之争,把王庸换成另外一个人,换来的结果也是一样。

那群老学者反对的不是王庸,而是会威胁他们地位的任何一个新人。

而恰巧,眼前这个否决了《国学正典》的人,正是周道鲤的学生。

张主任不动声色将表格上的签名划掉,然后轻轻将表格还给小邬,道:“再审审吧。”

说完,掉头而去。

作为老油条,张主任不会冒着得罪周道鲤的风险,去押宝王庸。他能做到不偏不倚,就已经是对王庸最大的支持了。

张主任走后,小邬拿着那张表格,看向其他评选人员:“各位老师,怎么办?”

其他评选人员你看我,我看你,知道在引起主任注意的情况下,他们再默不作声已经不合适了。

于是一个个道:“《国学正典》其实质量蛮高,我也看了他们送来的样书。排版精美,印刷优良,符合咱们的入选标准。我认为可以入选。”

周道鲤弟子听了这话,心中不由暗骂一句“不要脸”,刚才不说,现在主任发话了,立马就见风使舵。

而另一个评选人员,也点头道:“我同意,王庸毕竟是国学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编纂的书籍还是有水准的。”

有两个人带头,其他评选人员也都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看法——同意入选。

结果,不需要周道鲤弟子发表意见,《国学正典》就这样奇迹般捡回一条命,进入了入选图书行列。

周道鲤弟子脸色铁青,恨恨的看了在场众人一眼,默不作声回到了自己办公桌前。

…………………………

《国学正典》通过初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庸耳中。

王庸对此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欣喜,毕竟通过初选只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个都要高兴一下,那岂不是太没志气了?

王庸期待的是《国学正典》能够杀出重围,以国学类书籍分组第一的成绩参与最终大奖的角逐。

而能不能实现,就看明天了。

申报结束之后,第二天评委们就会投入进紧张的评选工作中,按照不同类别的分组,各自评选出分组中的头名书籍。

今年国学类的书籍并不多,《国学正典》算是执牛耳者,以头名当选还是有相当大可能的。

只是,王庸想象很美好,事实却很残酷。

因为第二天,国家图书奖评委会公布了各个类别图书的评选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