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贞慧郡主身边的人动的手的话,那只怕大春如今已经没有命在了。
前世她和贞慧郡主虽然没有打过多少交道,可也听说过她的“赫赫威名”,亲眼见识过她是如何连当朝最受宠的寿阳公主也不放在眼里的。
那时候,她因缘巧合之下,正跟在当世大儒荔山居士林维身边学习,有幸跟随荔山居士一访其仙居。
当然了,哪怕是现在,冯淑嘉都深刻怀疑,荔山居士当时不是好心带她去探访自己的隐居之地,而是眼馋她的手艺,骗她上山当厨娘的。
然而刚到荔山脚下,就见一队旌旗仪仗逶迤而上。
师徒二人好奇,寻了一旁的路人来问,才知道是当朝最受宠爱的寿阳公主和堪比公主的贞慧郡主,上山去探访大名鼎鼎的荔山居士的仙踪去了。
冯淑嘉闻言看了一旁装扮寻常、半分大儒气质都没有的荔山居士一眼,后者捻须沉吟片刻,领着她走向了一条隐秘小路,先一步抵达居所,然后躲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俯视观望。
隔得有些远,寿阳公主和贞慧郡主两人又顾忌各自尊贵的身份,哪怕吵架也是尽量压低声音,免得有失仪态,丢了身份,所以冯淑嘉听得并不很清晰,只能隐约听到两人是为了荔山诗社社长之称起了争执,一时无法决断,便来请荔山居士仲裁。
荔山诗社本就是一群闺阁女子仰慕荔山居士文采,又自恃身份或是才华,才凑在一起结社逗乐的,如今社长之称有了争执,悬而不决,来寻荔山居士仲裁也说的过去。
当然了,最后因为荔山居士“寻仙未归”“不在家中”,两人不得不怏怏而归。
可是冯淑嘉永远都会记得,贞慧郡主面对寿阳公主时的趾高气昂,毫不相让——只有汾阳王那样跋扈嚣张,反手使人生,覆手使人含冤灭族的权臣,才能养出贞慧郡主这样跋扈霸蛮的女儿!
对一朝最受宠爱的公主尚且如此嚣张,更何况面对大春这样的普通人呢?如果真是贞慧郡主派人出手的话,只怕死亡对于大春来说,都还是相对好的结局了。
采露不知道冯淑嘉打哪里来的确信,不过经此一事,她对于冯淑嘉愈发地信服了,下意识地就认同了冯淑嘉的论断。
“那到底是谁呢?究竟又为何要对大春下此毒手?”采露愁眉不展,大春被这样凶残又隐秘的人盯上,她光是想一想,往后的日子都只怕要过得心惊肉跳、寝食难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