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终于到站了。他们两人下了车。车站很小,比西安站小多了,就像是西安的一个小型的地铁站。他们出了站,感到天空特别地明亮,阳光甚至有些刺眼,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站外有一条狭窄的街道,旁边立着两排稀稀啦啦的小红房子。房子的门面上有的是写着汉语,有的是写着英语。走到了一条大一些的街道上,就觉得视野开阔多了,可以看到山边四处盖满了一片片的红色的小房子。街道上的人显然比西安要多,不时地有成群的人从街道上走过,但多数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于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游客。
从街道中走着,能听到风在耳边呼呼地吹过,气温明显地要凉一些。他们来到了一家标着“巴东人家”招牌的小餐馆里,各要了一份牛肉烧土豆和一小碗米饭吃了起来。也许是他们真地饿了,饭吃起来就觉得特别地香。吃完饭,他们打开导航,在导航的指引下,来到了那家名为国际登山协会的四层大楼里。他们在挂着“国际登山协会珠峰登山旅行社”牌子的办公室前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位当地的女服务员问道,“先生,你好,我叫吉塔,你有事吗?”女服务员说的是非常流利的普通话。
何佳说,“我们是来攀登珠峰的,昨天已经报过名了,也得到了你们的批准。”说着把身份证拿出来让女服务员看。
女服务员吉塔看过他们的身份证,就要查看他们的金卡。两人就把金卡拿出让吉塔查验。因为攀登珠峰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旅行,登顶的门票一次为13万人民币,金卡里没有13万人民币的存款是不被允许的,当然也可以使用美元、欧元和英镑支付。
吉塔看过他们的金卡,从电子信息中找到了他们报名的资料,马上就安排他们到二楼进行体检。因为攀登珠峰对身体健康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登山者无心、肺、脑疾病,无慢性疾病及其它不宜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体检就在这栋楼的二层,每个房间门前都有体检的科目,包括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压、身高、体重、脊柱、皮肤、视力、听力和口腔粘膜等。而李明秀的体检还包括了一些妇科项目。因为检查的项目繁多,费时较长。所以,等他们体检完,拿着体检报告回到一楼的珠峰登山旅行社办公室时,已是下午的二点多钟。
吉塔看完他们两人的体检报告,让他们坐在办公室门前的一排长椅上等着,拿着他们的资料去了资格审核办公室。他们两人在长椅上只坐了一会,吉塔便拿着他们的资料从楼上走了下来,对他们说,“你们的审核通过了。”
何佳高兴地说,“太好了。”
接着,吉塔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打电话叫来了一位叫丹增的夏尔巴人。夏尔巴的藏语为来自东方的人。他们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是在尼泊尔。当然也有少数居民散居在中国、印度和不丹,人口大约只有四万人左右。他们深居深山老林,几乎与世隔绝,但因给攀登珠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丹增是位年近300多岁的中年人,身高约175公分,偏瘦,模样跟藏族的山民没什么两样,憨厚老实,不善言谈。
吉塔把丹增介绍给何佳和李明秀,让丹增作为他们两人攀登珠峰的向导。吉塔说丹增是他们旅行社最好的向导,还说他不算乘直升机从8000米的突击营地登顶,仅带领专业登山运动员从海拔4910米的罗布崎峰大本营开始登上珠峰就达87次。几乎是登上珠峰次数最多的人。如果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恐怕他不知道打破了多少次世界记录。可是,在珠峰登山史上,夏尔巴人的名字从来都不会出现在登上珠峰的荣耀榜上。好像他们只能算是登山者的向导和背夫,不能与登山者共享征服珠峰的荣耀。
何佳和李明秀连忙向丹增合牚作揖,表示恭敬。丹增用很流利的普通话说,“请别客气。”
接下,吉塔让何佳和李明秀跟丹增商议登顶珠峰的时间和方案。何佳马上对吉塔说,“丹增是行家,一切都听他的。”
吉塔就让丹增做决定。丹增说,“根据往常的情况和今天的气象资料,我看还是从晚上十点开始行动。”
吉塔就对何佳和李明秀说,“好吧,你们就从晚上十点开始登顶。”说完,便把何佳和李明秀带到了四楼。这里是专供登山者休息的旅店。吉塔把李明秀安排在417房间,把何佳安排在425房间,并且对他们两人叮咛说,“你们两人不要相互打扰,要好好地睡觉,到了晚上八点钟,我会过来叫你们起床。”
吉塔离开后,何佳进到了425房间。房间是个很小的单人间,只有一张小床和一个小卫生间,其余什么都没有。呆在这样的房间里,除过睡觉,啥事也干不成。何佳把旅行包往床头柜上一放,开始脱衣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