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会试(上)第二更

奋斗在晚明 一袖乾坤 1188 字 10个月前

相对而言,京师的贡院要比湖广的条件更好,毕竟是天子脚下。但这只是相对的。

作为一个能够容纳几千人同时考试的超大处所,内部的瑕疵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宁修早有心理准备,故而真正走入号舍时心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考试考的就是一个心态。心态只要保持平和,是不难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出实力的。

宁修已经适应了明代科举的流程模式,进入号舍中后取出食盒、笔墨砚台备考。

随着小吏的唱颂,会试第一场正式开考。

本场考得是四书与经义,依例是先考四书再考本经。

宁修看到四书试题目的那刻,心绪稍稍有些波动,不过随即恢复了平静。

有道题目他不是太熟悉,不过也没什么。

考试嘛,总会遇到复习不到的知识死角。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慌张,而要尽可能的回忆知识点,寻找破题方向。

以宁修现在的实力,即便一篇文章稍稍有些瑕疵也无伤大雅。

考试的时间是足够的,宁修尽量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构思,等到有了腹稿再去动笔。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文章写的一气呵成,不会出现卡壳的情况。

当然,会试中出现水准下降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看看那些进士文集不难发现,他们乡试作的文章往往优于会试,会试作的文章优于殿试。

大概也是因为压力逐渐增长的缘故吧。都说举重若轻,真正能够做到的有几人?

宁修作完四书题目后,忽然想到张懋修也在贡院进行本场考试,不知张三公子会不会像原本历史中的那样在本次大比大放异彩?

亦或是因为宁修来到大明,小小蝴蝶震动翅膀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眼下需要想的。

宁修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做好自己。

很快他便动笔,继续写本经的文章。

宁修进入了忘我的境地,文章作得自然极快。

虽然他极力的压节奏,但真正作完文章后发现还是领先了其余考生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