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色如常地道,“原来如此,看样子我近期是不能上门叨扰她们两个了——”
如果夫家老小被遣送回原籍,估计她下半辈子也见不到那两位夫人了。
“那也未必,兴许过几日就好了。”
“诶?这是怎么说?”窦夫人茫然了。
“张夫人和宁夫人都忙着和丈夫和离或者义绝呢。”
这个大炸弹炸得窦夫人懵逼了。
这算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头各自飞”?
众人见窦夫人神色不愉,知道她误会了,解释道,“她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膝下儿女考虑啊。”
窦夫人问道,“这话何解?”
遭遇大难,踹了丈夫是为了孩子?
这个神奇的逻辑,窦夫人理解无能。
“看样子,窦夫人这段时间是真的双耳不闻窗外事啊。”某个年轻的夫人笑道,“前阵子,兰亭公命人修订新的婚姻律法。张夫人和宁夫人为了膝下儿女的前途,只能选择义绝之后独立门户。不然的话,儿女会受父亲牵连,长大之后无缘仕途,连着三代都要当庶人呢!”
窦夫人道,“这能成么?兰亭公下令责罚三代,那肯定不会答应她们钻这个漏洞啊。”
某个夫人不肯定地道,“许是可以吧,毕竟长安巷那位夫人便成功了。”
长安巷那位夫人可是夫人圈子鼎鼎有名的人物。
当然,这个名不是什么好名声。
那个女人称得上包子中的包子,废物中的废物,谁见了都要怒其不争的典型。
仅仅过了一个年,各家夫人都像是换了个人一样,脸上端着比春花还灿烂的笑意。
原先的茶话会充斥着深闺怨妇的幽怨,如今却一扫阴霾,眉宇不见一丝郁色,人比花还娇。
韩夫人作为茶话会的东道主兼韩彧夫人,奉承她的人只多不少。各家夫人说话间或多或少带着感激,她们不能凑到姜芃姬或者韩彧跟前表达感谢,只能曲线救国,多多感谢韩夫人了。
殊不知,外人眼中举案齐眉、恩爱融洽的韩彧夫妇早已分居两室。
听到各位夫人的吹捧,韩夫人面上的笑容略显僵硬。
随着各家夫人陆陆续续抵达,茶话会也渐渐热闹起来,众人品茶赏花,好不快活。
“张夫人、宁夫人她们今日怎么没来?”
某位夫人在自己的席位落座,余光扫视一圈,发现好几个谈得来的夫人都不在。
“窦夫人年前病了一阵,怕是不知道这个把月发生了什么。”某个夫人笑着说道,“张夫人和宁夫人夫家出了事儿,一家老小都要被遣回原籍,她们正烦着呢,哪有心情来茶话会。”
窦夫人听后,不由得睁大眸子,眼底闪过一缕错愕。
她断断续续病了快两个月,期间还要忙着一家老小过年的事儿,的确没怎么关注外界。
“出了什么事情?为何要被送回原籍?”
窦夫人离开夫人圈子还不到两个月,怎么感觉自己和她们有了代沟?
众人见她真的不知道,好心给她科普最近发生的大事儿。
去年年关的八卦,料多又足,吃瓜观众超满足的。
“窦夫人可知张夫人和宁夫人的丈夫纳了六七美妾的事儿吧?”
“自然知道。”
毕竟算是闺中手帕了,她也知道两人深受花心丈夫的伤害,以前没少听她们抱怨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