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吗?”瓦格纳少将反问。
弗雷科少将不由翻了翻白眼,然后回答:“任何山峰都阻挡不了我们,瓦格纳少将,这些山峰对苏联人来说或许是条绝路,但对我们来说……它们就是路!”
弗雷科少将说的没错,正如之前所说的,德军山地师的素质与苏军山地师的素质完全是在两个层面上,尽管苏军山地师有相当一部份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也不例外。
苏军山地师,充其量就是掌握了在山地机动、作战等技能。
德军山地师还有一项苏军没有同时也无法想像的技能……攀岩。
这里的攀岩指的绝不是爬上一块岩石,而是选择一条能避开苏军防御的路线然后直接爬上峭壁。
当然,这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会攀岩,只需要几个人爬上去然后再往下绳索。
但那几个能在无保护状态只借助一些基本工具比如铁锁、绳套、攀岩鞋就能爬上峭壁,还真有些让人难以想像。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埃伯哈德对此有些惊讶。
“这是他们的专业!”秦川说。
这对秦川来说并不意外,这一方面是他在现代时就知道有这种攀岩的危险运动,那些人在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中找到快乐,甚至还有不借助工具徒手攀岩的。
另一方面,则是他知道第1山地师之所以能以一个师的兵力对抗苏军三个山地师并且还能占据上风,其中有一部份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只要会攀岩,那么山峰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片坦途了,他们可以轻松的绕到敌人的后面,或是用更短的时间就抢到敌人的前方挡住他们的去路。
只不过现在,他们的这项本领不是用于对抗敌人山地师,而是用于穿插。
第22装甲师和第28猎兵师的一个团被留了下来。
曼施泰因对这些留下的部队做了任务分配:第22装甲师负责在正面佯攻,也就是偶尔开着坦克露下面朝对面打几发炮弹装作在火战壕面前无可奈何的样子。
第28猎兵师留下一个团的任务就不用说了,占领巴库南面的希尔凡然后在里海边聚上两栖登陆船。
这其实都是在冒险,也就是一旦被苏军发现德军主力已经转向而发起反攻,那几乎就意味着德军完蛋了。
但秦川相信苏军不会这么做。
这一方面是苏军已经被德军打得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则是两军之间燃起一道经久不熄的火战壕……火战壕在阻止德军的同时也会阻止苏军自己跨越。
秦川猜的没错,秋列涅夫大将在知道德军的攻势停下来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他还一度担心德国人会不会有什么方法跨过这道战壕继续进攻,但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另一方面,秋列涅夫又得到德军汇聚在希尔凡的情报……对此他早就有所准备,于是抓紧时间调集兵力防守里海沿岸。
当然,这其实是上当了,只是秋列涅夫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在秋列涅夫把注意力转向里海方向的时候,德军第11集团军主力也就是第1山地师、第28猎兵师及第一步兵团就已经进入高加索了。
这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巧合……第1山地师曾经就在这片地区里以一师之力力抗苏军一个山地军,也就是第3山地军,下辖第9、第20山地师,之后又加入了用高加索本地猎户和青壮临时组建的第242山地师。
德第1山地师虽然兵力远不如苏军,但他们却一路打得苏军山地部队节节败退,最辉煌的一刻就是第1山地师站在山头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巴库油田。
但最终,第1山地师还是没能达成他他们的宿愿。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补给不足、兵力分散等等,但这都不影响苏军对第1山地师敬畏,苏联人对第1山地师的评价是:“只要给他们一座山,就休想从他们身上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