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远走高飞?做梦!

公子千秋 府天 4488 字 9个月前

“不,她那边我是没办法交差的。”越小四苦笑一声,随即低下头说,“而且,我和老爹吵了一架才知道,当年我自以为得计,送了刘静玄和戴静兰回来,结果却险些闯下弥天大祸。如果不是运气好,这次我根本没脸回来。既然铸成如此大错,我不想再回金陵了。”

皇帝眼神倏然转厉:“你想说什么?”

越小四用手一撑地,从盘膝坐改成了长跪:“还请皇上允许我带了妻儿离开金陵城。”

“现在金陵城人人都知道你的妻子是我的女儿,你想把她拐带到哪去?”不等越小四继续往下说,皇帝就再次反问道,“至于你家那个小女儿诺诺也就罢了,你刚刚说的妻儿,难不成还包括了千秋?”

越小四沉默不语,但从他那无声的态度中,皇帝还是得出了肯定的答案,顿时面色铁青地说:“你别痴心妄想了,想远走高飞?做梦!门都没有!越相为了你不知道背地里叹了多少气,操了多少心,你现如今既然已经功成身退了,那就回去好好尽你的孝!”

“至于你媳妇,朕既然在金陵放出风声说她是朕的女儿,哪怕她没有接受公主册封,可朕不会赖账,但凡朕的儿女有的,自然不会少了她和你的。就是四郎,也会把她当成姐姐一般尊敬礼遇。你反正没有驸马之名,爱做官做官,不想做就继续游手好闲,朕不勉强你!”

“但是,千秋是千秋!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世而踏错一步,朕自然不会因为他扑朔迷离的身世而对他如何。朕不怕据实告诉你,当年火场中救他的人固然已经确定是萧乐乐无疑,但那把火不是越相放的,你不要胡乱猜疑你爹!”

越小四没想到皇帝竟然能对自己解释得这么透彻,微微一迟疑后,他就把心一横,直截了当地问道:“我听千秋说,皇上你之前并不知道曾经春风一度的女人是北燕文武皇后萧乐乐,既然不是我家老爹放的火,那么也应该不是皇上你,那这世上还能有谁做这种事?”

“要知道,北燕皇帝临终之前还一口咬定,他彻查了所有可疑者,但在北燕并没有那样一个人存在。既然如此,不是他们也不是你们,那还能有谁?”

足足良久,一直死死盯着皇帝的越小四终于等到了一个不那么确定的答案。

“时日久远,再加上当初只有萧乐乐和千秋两个人,朕没有证据,所以只是纯粹的猜测。也许……那把火是萧乐乐自己放的。她的沉疴在身,无法医治不是故布疑阵,而是事实。但至于证据,没有,而为什么,朕更是不知道。”

正好送了十二公主离开回到房门前做看守的陈五两正好听到最后这半截话,登时只觉得尾椎骨一股寒意油然而生。尽管屋子里很快就传来了越小四不服气的驳斥,但他细细品味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件件事,最终竟是得出了一个让自己心悸的结论。

也许,这是真的……

他晃了晃脑袋,把这些遐思全都赶出了脑海,可因为距离太近了,就算他不想听,屋子里的说话声还是不断灌入他的耳朵。当他听到越小四质问皇帝是否打算把十二公主许配给越千秋的时候,他只觉得一颗心又吊了起来,可紧跟着皇帝的回答就让他松了一口大气。

“千秋值得更好的!那位公主如果没有国仇家恨,则失之于太过浅薄,而有了国仇家恨,则失之于太过阴沉,配不上他。四郎的婚事,是国之大事,朕会给他挑出几个足够合适的人选,由他亲自观察圈定,以免将来和朕一样,成为怨偶。至于千秋,他和你一样的性子,朕和越相说过,长辈就不要越俎代庖了,随他自己心意!”

也不知道是因为陈五两发了话,还是因为越千秋建议先接见小胖子的随行卫队,总而言之,皇帝真的拖到了第二天,才接见了十二公主。

他之前在金陵并没有单独见过这位追着越千秋不远万里跑到金陵来的北燕金枝玉叶,但把人安置在景福殿任贵仪那边之后,他还是远远看过两眼,如今时隔数月再见,他一眼便发现,人有了莫大变化。

尽管容颜依旧俏丽,身量也没有拔高许多,但十二公主人站在那里,却和从前那个刁蛮任性,差点能和小胖子打起来的丫头截然不同,多了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气势。

想到北燕皇帝那诡异的遗诏,皇帝瞅了一眼旁边心不在焉的小胖子,想到越老太爷信上所言,自己这个胖儿子和十二公主谈崩了的经过,他不禁为之莞尔。

只不过,就算放在当初两国对等的时候,他也没想过给独子迎娶一个北燕公主,现在就更加不会这么做了。因此,在十二公主礼仪娴熟地拜见过之后,他就直截了当地说:“此番燕帝来犯霸州,以至于身陨战场,朕只想问一句,北燕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十二公主对皇帝的开场白早有所预料,可还是因为那言语中流露出来的居高临下而心情沉重。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最终一字一句地说:“父皇已经为他的傲慢自大付出了代价,六哥也为他的愚蠢付出了生命。我大燕已经死了很多人,国势也大不如前,既然如此……”

她顿了一顿,猛然提高了声音:“既然如此,如若皇帝陛下威逼过甚,大军压境,那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燕自有豪雄揭竿而起。”

“朕相信你这番话。”皇帝丝毫没有动容,语气冷淡地说,“但若是豪雄揭竿而起,那也许就没有你那位三哥什么事了。想必燕帝之前就是因为觉得燕太子才能气度全都不够,这才冒险把皇位传给了你这个女儿。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这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

见十二公主顿时面如死灰,皇帝这才放缓了语气:“公主有话,不妨直说,不用拿这种破釜沉舟的语气来博取一时的上风。”

“你身份虽贵,但如今的北燕不再是凭借出身能够一言决之的北燕。燕太子护送燕帝灵柩回南京,是否能扎根立足犹未可知,你这会儿就算再拿出十足十的气势,依旧于事无补。要知道,纵使如从前蔺相如使秦,背后也是因为拥有廉颇的赵国支撑。”

“朕清楚你兄妹二人的用心,一个在北燕南京,尝试能否收聚豪杰,站稳脚跟,一个来到我大吴,希望能够以身饲虎,然后堵住我大吴狮子大开口。其实,最适合过来和谈的,是燕太子,因为凭他在北燕的根基,并不足以立足,而你留在那边,和你的母族一块,至少还能勉强守住南京。可你们却兄妹易位,你来了大名府,他却回了南京,敢问这是何缘由?”

没等十二公主回答,皇帝就哂然一笑道:“你大概觉得,应该不会是因为燕帝遗诏。毕竟,之前越相派人紧急送信回来,说是燕太子在对你说了某些话之后,险些寻死。既然他连死志都曾经萌生过,那么,对于燕帝临终时选择你而不是他,想来似乎并无芥蒂。既然如此,你在朕面前做此强硬之态,是想要在燕人面前树立皇族不屈的印象,还是为了别的?”

十二公主那原本蓄意提得满满当当的气势,一下子被皇帝这番话冲得干干净净。被越影抓了个现行的那一次除外,而在兄妹俩分别之前,三皇子再次对她交了心,希望她安安心心在南吴这边找个人嫁了。无论是越千秋,还是别人,总比回去成为众矢之的强。

“留在南吴,就算因为那份父皇遗诏,吴帝把你或者你将来的孩子推出来当傀儡,也比在那纷纷乱世之中,各方豪雄质疑你这个女帝揭竿而起,到时候我们全都死在他们手中来得强。你在南吴不妨立场强硬一些,如此也好令他们投鼠忌器,更可以在大燕百姓心目中树立一个好形象。至于我,无论割地还是赔款,由我来出面答应南吴的那些条件。”

“反正我这个太子威信人望全都谈不上,临到死能背一次黑锅,这一世也算是没白活。你挑个厉害一点的好男人嫁了,日后让人继承姬家的香火。”

想着这些之前的事,十二公主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索性扯下了刚刚那佯装坚强的面纱,一字一句地说:“那敢问皇帝陛下,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