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就顿了顿,随即笑眯眯地来了个突兀的结尾:“结果……人家是两口子。”
萧敬先登时莞尔:“原来如此,你说的这两口子,所谓一个凶恶一个和善,成天水火不容,不过是演一场戏给人看,也好趁机做生意赚钱而已。就和这会儿在座的两兄弟一样。”
此话一出,刚刚那被分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两个商人登时面如土色,显然被揭穿了真相。
而越千秋发现萧敬先看自己的眼神意味深长,他知道萧敬先在讥讽自己和小胖子这些年演的戏,哂然一笑就移开了目光。当年他真的只是想离小胖子远点,谁知道那孽缘就此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他是破罐子破摔,懒得管那么多了。
他把注意力放在了今天的这些宾客身上,见那两个被自己拆穿西洋镜的商人极为懊恼,其他的倒是竭力保持情绪稳定,他不禁笑了笑。只不过,这个并没有任何狞恶意味的笑容,却让不少人的脸色都垮了下来。尤其那些听说过越九公子夸张传闻的人,更是觉得心惊肉跳。
而萧敬先成功地在人们那恐惧的心中,又点燃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我让小金邀请了诸位来赴宴,原因很简单。我去了一趟南边,如今又回来了,总得和外人打个招呼。你们当中,有些是永清本地的,有些是行商,听说之前因为小金放出的消息,都挺为难的?如果是那样,从明日开始,永清城将会打开城门,想走的尽管走!”
如果是由萧敬先身边那位眼下沉默是金的萧金将军在之前传檄之前宣布这个消息,那么众人无不会感恩戴德,庆幸碰到了一个通情达理的主事者。可如今宣布此事的是萧敬先,谁会相信?谁敢相信?于是,在好一阵子尴尬的沉默之后,却是有人乍着胆子吹捧了一句。
“晋王殿下您在这,永清定然固若金汤,咱们可不敢走!”
“既然说了是不敢,而不是不愿,那说明你还是想走。”萧敬先见那个溜须拍马的家伙瞬间和之前那个摔了杯子的家伙同样哭丧着脸,他这才再次扫了一眼噤若寒蝉的众人,笑容可掬地说,“我之前离开,大约背地里骂我叛贼国蠹的人很多,更不会想到我大摇大摆回来。”
他这话带着笑意,却没人会真的当成笑话一般听。而越千秋却不给面子地抠了抠耳朵,随即轻轻吹了一口气,接上萧敬先的话茬道:“是啊,谁也没想到你这个叛贼还带着北燕皇帝的圣旨。今天这么多客人,你不拿出来让人开开眼界吗?”
此话一出,也不知道多少人简直想骂死刚刚那个说不敢走的家伙。即便离开永清城之后也许会因为和萧敬先照过面而惹来麻烦,可总比过目了那份该死的圣旨强!可是,还不等他们想办法推却,就只见萧敬先竟是真的从身后身侧萧金的手中接过了一卷纸。
“皇上的笔迹,用玺的真假,大概这里未必找得到行家,可就算如此,大家也不如传看一下,权当恰逢其会凑个热闹。当然,谁要是想给上京那位伪帝当一下忠臣,把这份圣旨毁掉,也不妨尽管试试看。”
“咱们哪里敢!”刚刚那个说错话的缙绅此时终于回过神来,把心一横,干脆决定一错到底,直接站在萧敬先这一边赌一赌。他满脸堆笑站起身上前几步,随即就在萧敬先面前跪了下来举起双手,“草民乃是皇上的忠臣,哪能坐视逆臣肆虐,还请晋王殿下赐予圣旨一观。”
他还以为萧敬先会犹豫迟疑,没想到萧敬先就像随便赏个玩物似的,将圣旨丢了给他。手忙脚乱把东西揣进怀里,他又激动,又苦恼,等好容易站起身之后,他也顾不得众多目光汇聚一身,小心翼翼地展开那一卷白麻纸,等一目十行扫过之后就立时精神大振。
而事先根本没看过这玩意的越千秋正暗自猜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就只听那家伙大声嚷嚷道:“皇上圣明!皇上封晋王殿下为摄政,节制南京道兵马!”
作为距离霸州最近的城池,永清城素来是北燕商人前往霸州榷场的必经之路。然而,此前霸州榷场激变,有一支北燕兵马假扮行商前往劫掠,事败之后,所有北燕商人全都遭到了竺汗青的驱逐。尽管有些商人见势不妙悄然回乡,却也有不少仍然抱着侥幸留在了永清。
不为别的,那些特产南吴的货物在北燕乃是暴利,谁都不愿意放弃。
可他们这一留,就留出了大问题来。谁都没想到,年前刚刚调来驻扎在永清,麾下有两千兵马的那位萧金将军竟然会和固安以及安次两城达成了一致,公然宣布占据了上京城,刚刚登基的那位六皇子是伪帝,并且传檄天下,号召北燕四方兵马勤王反正。
而这时候,还留在永清的这些商人就是想跑都来不及了。整个永清城从传檄之日开始就进入了戒严状态,不许进更不许出,一贯和官府关系良好的他们也不例外。有人不死心还想去找城里那些缙绅打通关节,结果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大惊失色的消息。
那些本地的望族缙绅也都没法进出城门。不但如此,那位萧将军软禁了永清县令,一口气砍了八个不服从命令的文官,其中,据说便有那位新君六皇子的一个小舅子!
情知在这种情况下,贸贸然离开永清说不定会更加麻烦。毕竟,回头那位敢于造老爹反的六皇子绝对会追究到底。于是,原本急着离开的商人们不免都蔫了菜似的,不但不敢离开,反而求神拜佛地希望永清城能够保住,六皇子坐不稳皇位倒台,免得回头他们遭了池鱼之殃。
可就算如此,当这一天太守府突然发来请柬,请他们当天晚上去赴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心情忐忑,坐立不安,谁都不想去面对那位手段狠辣的萧将军。然而,送信的兵卒却直接留下不走了,口口声声称奉将军令,晚上直接护送他们过去。
面对这样强硬的邀请,即便再不情愿,一群本来就夹起尾巴做人的行商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前去赴宴。每个人都硬着头皮打点了一份厚礼,只希望能平安度过这场鸿门宴。可当一辆辆车到了地头,发现被强行请来的,还有不少本地缙绅望族,一群人就不能淡定了。
好在护送的军士们形同押送似的把他们带到了院子里,之后就撒手不管,众人顿时根据往日彼此之间的交情关系,三三两两凑成一堆,不多时就得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
那位愣头青似的年轻将军,不会打算向他们摊派军费吧?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渐渐有些义愤填膺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将军有请诸位赴宴!”
二三十号被人“礼请”过来的宾客你眼看我眼,等发现四周围早已经站满了手按腰刀的亲兵,形势比人强,却也不得不唉声叹气地随着几个面无表情出来领路的亲兵入内。几个本地的缙绅往日里都是官府的座上嘉宾,对这儿的格局了若指掌,走着走着就发现不对了。
公堂那地方自然是不适合饮宴的,而后院适合设宴的,也就是他们心里有数的几座楼阁,可眼下看那前进的方向,根本不是往后头去,眼瞅着更像是朝关押犯人的牢狱那边去的!
这下子,心中惊惶的他们少不得悄悄告诉其他人这一发现,没多久就有人不肯走了。甚至有胆大的破罐子破摔,直接一嗓子嚷嚷道:“萧将军这是打算把我们带去哪赴宴?这眼瞅着就要到大牢了,难道如今将军宴客时兴到大牢里了?”
话音刚落,原本就满心惴惴的众人顿时七嘴八舌起哄。然而,几个稳重谨慎又或者说胆小如鼠到没敢开口的却发现,四周围那些亲兵一个个犹如桩子一般无动于衷,仿佛根本不屑回答。而其他人很快也发现他们的鼓噪全无回应,不知不觉就声音渐小。
直到人群死一般的寂静下来,之前领路的一个亲兵方才冷淡地开口说道:“大牢门口地方开阔,摆上几桌宴席恰是正好。而且,将军也准备了一点余兴节目。”
这所谓的余兴节目是什么意思,在场众人就没有省油灯,因此哪怕不用脑子都能想到,无非就是杀鸡儆猴的那点戏码。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算在心里恨不得掐死那个霸道的萧将军,他们还是不得不闭上嘴巴,拖着沉重的脚步跟上了那个领路的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