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怼死你们

董仲舒来了兴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董老前辈,不知此言如何?”

刘越天问道。

“啊!妙哉,妙哉!此言说得就是学习的快乐,而且这君子一词用的极为巧妙,凡是深得儒家精华的人都可以君子称呼,好!”

董仲舒连连称赞,此句极为精妙,自己也说不出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句如何?”

“奇哉,奇哉!我们儒家中人就是要不断的学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何?”

“神哉,神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如何?”

“啊………!”

董仲舒被刘越天那即简介又深刻的词句彻底镇住,不光是他,所有人都如同看着神人一样看着他,短短数语已经把学习的精髓完全阐述出来,这几句话足以载入史册供后人膜拜了。

这可是儒教圣人孔子的言词,那董仲舒再厉害也比不过孔子。

“没错,所有人都要学习,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如此,他们不是一成不变,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法家、兵家还有儒家,每一种理论各有所长,但都不完整,还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相互学习,还要在更广大的老百姓中学习,只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丰富的理论,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是天下百姓的幸福,百姓幸福了,自然会拥戴帝王,天下自然也不会发生战乱,董老先生,不知我说的对否?”

“这个………!”

董仲舒沉思了起来,对方说得的确是儒教中的理论,但似乎又跟儒教有着很大的区别,儒教讲究的是帝王为先,而对方说得则是以百姓为先,整个都反了。

老百姓不重要吗?当然不是,一个帝国的好坏就是以百姓生活的好坏来衡量的,但是在董仲舒这样的人眼中,帝王是否开明才是决定百姓生活的因素,百姓好,说明帝王明智,百姓不好,那其他官员就要帮助帝王,这归根到底还是以帝王为主。

可刘越天的话恰好反了过来,帝王你的责任就是要服务于百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言外之意就是一旦你搞不好,那不好意思,换掉吧。

董仲舒听出来了这层意思,李斯、张郃与甘茂自然也听出来了,那甘茂感觉抓到了对方的把柄,立刻大叫道:“既然如此,如今周王昏庸,岂不是可以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