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平时就叫你多读些书,可是你就是不听,现在居然摆出这么一个大的乌龙,你可真有能耐。”
“你知道刚才他拿出来的是什么吗?那是金牌,御赐两个字我还认识,那是皇帝赐予的……”
赵承嗣自然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客栈里面的人还不少,不过还是有空位子的。
赵承嗣率先坐下了,接着他还招呼着上官青云都坐下,他们这刚一坐下就有小二哥来上茶了。
他们也没有问这三人是不是读书人,在他看来能通过外面进来的人即使不是读书人也是有实力的,在扬州中当个小二哥也是有眼里劲的。
“公子你听听他们对我朝科举的改革基本上还是支持的。”欧阳平夷听了一会,转过头来对赵承嗣说道。
“那是科举历朝历代都重视,这给他们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他们能不支持吗?”
赵承嗣含笑道。
“你说这大宋的朝廷真是好,读书人应考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的花费还是朝廷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一个读书人不解道。
“这位兄弟你这就不知道了,这些是朝廷的政策不假,可是关键你要过州试,而且这笔钱你知道是谁出的吗?”一个看上去很是机灵,消息很灵通的人说道。
“仁兄,你有什么内部消息来给我们说说。”这个时代的书生也八卦。
“我可告诉你们,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据说是汴京的一位官员出的,他用的是自己的财产。”
说完这些吗,立刻就有人不解了:“官员?不可能,他哪里来的这多的钱,还不是国家的?对了这消息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说你们孤陋寡闻吧,汴京最大最豪华的酒楼,就是饕香楼据说就是那人的,你说他们他钱多不多。”
饕香楼是赵承嗣的,他占据大部分股份,发生了清雅的事情之后,赵承嗣上书给赵匡胤,将饕香楼收益的百分之七十捐献给国家。
用来给上汴京参加可靠的学子作为费用,这是好事,赵匡胤怎么会不答应呢,所以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想不到这件事传到扬州了。
看起来这读书人也八卦,赵承嗣听到他们议论自己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赵承嗣听到这些应考的读书人有些无语了,没有想到这些人不是温习功课居然在这里讨论这些。